[实用新型]水工建筑物及其闸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85055.4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7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公略;夏平;常海存;王国韬;金国强;李浙江;石进;肖骏;刘炳锐;叶润丞;姜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44 | 分类号: | E02B7/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菲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工 建筑物 及其 闸门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一种水工建筑物及其闸门系统,该闸门系统用于水工建筑物,其包括门叶、支臂组件、闸墩和启闭装置,所述闸墩具有过水通道,所述门叶活动设置于所述过水通道;在所述门叶的宽度方向上,所述门叶自其中部向边缘呈弧状弯曲设置,且弯曲方向朝向所述门叶的背水侧;所述支臂组件设置于所述门叶的背水侧,且所述支臂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门叶和所述启闭装置相连,所述启闭装置通过所述支臂组件驱动所述门叶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门叶封堵所述过水通道,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门叶避开所述过水通道。上述方案能够防止闸门失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利水运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工建筑物及其闸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减轻自重和降低启闭难度,挡潮闸门通常采用弧形闸门。由于弧形闸门在使用时,启闭装置通过背水侧的支臂带动门叶转动,而门叶在迎水侧受到水流冲击时,大部分冲击力会通过门叶传递给支臂,容易对支臂造成破坏而使得闸门整体失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公开一种水工建筑物及其闸门系统,以防止闸门失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闸门系统,用于水工建筑物,所述闸门系统包括门叶、支臂组件、闸墩和启闭装置,所述闸墩具有过水通道,所述门叶活动设置于所述过水通道;在所述门叶的宽度方向上,所述门叶自其中部向边缘呈弧状弯曲设置,且弯曲方向朝向所述门叶的背水侧;
所述支臂组件设置于所述门叶的背水侧,且所述支臂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门叶和所述启闭装置相连,所述启闭装置通过所述支臂组件驱动所述门叶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门叶封堵所述过水通道,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门叶避开所述过水通道。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工建筑物,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闸门系统。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的闸门系统中,启闭装置可通过支臂组件驱动门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时,门叶封堵过水通道,以对其迎水侧的水体进行阻挡;在第二状态时,门叶避开过水通道,以进行泄水。如此,即可实现闸门系统的正常运行。
由于在门叶的宽度方向上,门叶自其中部向边缘呈弧状弯曲设置,且弯曲方向朝向门叶的背水侧,如此情况下,当门叶在迎水侧承受正向水头时,门叶的边缘会受压而与闸墩相抵接,进而将水头压力传递给闸墩,如此就能够避免过大的水头压力直接传递给支臂组件;同时,弧状弯曲的门叶可对水体进行导流,水体顺着门叶的弧面而被导流至门叶在宽度方向上的边缘,如此可进一步地将水头压力传递给闸墩,避免过大的水头压力直接传递给支臂组件。
基于上述内容,相较于现有的相关技术,本申请的闸门系统无疑能够避免过大的水头压力传递至支臂组件,而对支臂组件起到保护作用,进而防止闸门系统失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闸门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闸门系统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闸墩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门叶、110-滑动件、120-第一预应力张拉组件、130-第二预应力张拉组件、140-第一桁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50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自动松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园林绿化用树木抗倒伏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