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逆流闭式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82397.0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6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强;王子政;王振峰;刘珊珊;周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冷智元环境技术(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2 | 分类号: | F28C1/02;F28C1/14;F28F25/00;F28F2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欣达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5 | 代理人: | 刘盼盼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流 冷却塔 | ||
1.一种逆流闭式冷却塔,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蓄水池(2),所述主体(1)内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换热盘管(3),所述主体(1)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循环水进水口(5),且循环水进水口(5)与换热盘管(3)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主体(1)一侧设置有循环水出水口(4),且循环水出水口(4)位于循环水进水口(5)的正下方,所述循环水出水口(4)与换热盘管(3)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主体(1)内部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储水仓(6),所述储水仓(6)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喷头(14),所述主体(1)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收水器(7),且收水器(7)位于储水仓(6)的正上方,所述主体(1)内部的顶部设置有凹槽(19),所述凹槽(19)顶部的两端两侧皆设置有导孔(18),且导孔(18)连通凹槽(19)的内部,所述主体(1)内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管(13),且安装管(13)的一端延伸至主体(1)的外部,所述安装管(13)外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凸块(28),且凸块(28)与凹槽(19)相互适配,所述安装管(13)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风机A(12),所述安装管(13)外侧的两侧皆设置有安装杆(10),一组所述安装杆(10)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杆(11),且螺纹杆(11)贯穿安装杆(10),另一组所述安装杆(10)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杆(17),所述伸缩杆(17)与螺纹杆(11)的底部设置有外套板(9),所述外套板(9)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密封块(8),且密封块(8)与导孔(18)相互适配,所述主体(1)内部顶部的两侧皆设置有安装仓(22),所述主体(1)两侧的顶部皆设置有移动杆(20),且移动杆(20)贯穿安装仓(22)延伸至导孔(18)的内部,所述移动杆(20)的外侧套设有弹簧(21),且弹簧(21)与安装仓(22)相互适配,所述主体(1)一端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27),所述控制面板(27)通过导线与风机A(1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流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水泵(16),所述水泵(16)位于主体(1)一侧的底部,所述水泵(16)的输入端延伸至蓄水池(2)的内部,所述水泵(16)的输出端设置有水管(15),且水管(15)延伸至储水仓(6)的内部,所述水管(15)内部的两侧均匀设置有挡板(23),所述水管(15)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套设有导热板(24),所述水管(15)的外侧套设有散热管(25),所述散热管(25)外侧的底部设置有风机B(26),且风机B(26)连通散热管(25)的内部,所述控制面板(27)通过导线分别与水泵(16)和风机B(26)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流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25)外侧的顶部设置有通风口,且通风口连通散热管(25)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流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20)的外侧套设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安装仓(22)相互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流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1)的顶部设置有握把,且握把内部底部的两侧设置有抓握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流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13)内部两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孔,且固定孔与移动杆(20)相互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冷智元环境技术(安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冷智元环境技术(安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23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横流式冷却塔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测定渗透力的常水头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