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用于平卧位手术入路的双弯打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82084.5 | 申请日: | 2021-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8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魏崇斌;王健;王安虎;毛联甲;刘昆玺;闵信群;孟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衍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46 | 分类号: | A61F2/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帅 | 
| 地址: | 213145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平卧 手术 双弯打拔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用于平卧位手术入路的双弯打拔器,包括器械部,所述器械部一侧设置有双弯柄,所述双弯柄远离器械部的一端设置有冲击板,所述双弯柄包括接近冲击板的把持部和接近器械部的双弯部;以把持部的中心轴线为X轴,与X轴在水平面上垂直的直线为Y轴,与X轴在竖直面上垂直的直线为Z轴,则所述双弯部与把持部在X轴与Y轴形成的平面上形成弯曲度,且所述双弯部与把持部在X轴与Z轴形成的平面上形成弯曲度;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弯部在三维立体面上形成弯曲,使器械部更容易伸入手术部位,利于手术的开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可用于平卧位手术入路的双弯打拔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中,髋关节置换手术已经较为普及,目前采用前入路DAA和后侧入路PA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DAA平卧位手术入路可以精确测量下肢长度,髋臼安放的角度精确,术中无需切断肌肉,术后疼痛较轻等诸多优点,但是平卧位手术入路的方位导致直柄手术器械操作困难。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用于平卧位手术入路的双弯打拔器,用于解决直柄手术器械操作困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用于平卧位手术入路的双弯打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用于平卧位手术入路的双弯打拔器,包括器械部,所述器械部可以为锉刀等手术器械,是直接作用于手术部位的结构,所述器械部一侧设置有双弯柄,所述双弯柄是连接手术部位和外部的杆件,所述双弯柄远离器械部的一端设置有冲击板,所述冲击板是平面结构,用于接收外力冲击,该外力通过冲击板、双弯柄的传递,作用于器械部,所述双弯柄包括接近冲击板的把持部和接近器械部的双弯部,所述把持部为平直段,用于人手把持,所述双弯部为伸入人体结构的弯曲段;
如图2~3,以把持部的中心轴线为X轴,与X轴在水平面上垂直的直线为Y轴,与X轴在竖直面上垂直的直线为Z轴,则所述双弯部与把持部在X轴与Y轴形成的平面上形成弯曲度,且所述双弯部与把持部在X轴与Z轴形成的平面上形成弯曲度,即双弯部在三维立体面上形成弯曲,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使用DAA平卧位手术入路的方式,具有可以精确测量下肢长度,髋臼安放的角度精确,术中无需切断肌肉,术后疼痛较轻等诸多优点,但是平卧位手术入路的方位导致直柄手术器械操作困难,而使用立体弯曲的双弯部则更容易伸入手术部位,利于手术的开展。
优选的,双弯柄内设置有接近冲击板的主动杆、接近器械部的从动杆和位于主动杆和从动杆之间的联动杆,所述从动杆和联动杆共同形成弯曲杆,所述弯曲杆的弯曲形状和双弯部的弯曲形状一致,所述弯曲杆的形状可避免主动杆、从动杆、联动杆之间传递力时,和双弯柄的内壁发生干涉,所述从动杆和器械部卡合,将外力施加于主动杆上,该力通过从动杆、联动杆的传递后,可使从动杆和器械部的卡合作用消失,需要再次卡合时,再次对主动杆施加外力即可。
优选的,所述主动杆滑动设置于双弯柄内,所述联动杆通过第一柱销转动设置于双弯柄内,所述联动杆可以第一柱销为轴心转动,所述从动杆通过第二柱销转动设置于双弯柄内,所述从动杆可以第二柱销为轴心转动,所述主动杆和联动杆之间通过滑动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机构用于将主动杆的力传递给联动杆,所述联动杆和从动杆之间通过传动机构抵接,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联动杆的力传递给从动杆,所述从动杆和器械部之间通过卡合机构卡合。
优选的,所述主动杆接近冲击板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主动杆接近弹簧的侧部设置有扳杆,所述扳杆和主动杆一体成型,所述扳杆伸出双弯柄外,方便医施加外力于扳杆上,如图4所示的方向,施加外力于扳杆上时,带动主动杆向右移动,弹簧被压缩。
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台、滑面,所述主动杆接近联动杆的一端设置有滑台,所述联动杆接近滑台的一端设置有滑面,如图4所示的方向,主动杆带动滑台右移,滑面下移,使联动杆以第一柱销为轴心顺时针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衍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天衍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2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强胶合木梁的预应力施加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置竖向钢板增强重组竹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