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面防刺眼的直发光LED吸顶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81070.1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4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龚向阳;余文杰;何玮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宇中高虹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4 | 分类号: | F21S8/04;F21V3/02;F21V3/04;F21V2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奚丽萍 |
地址: | 31130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面 刺眼 发光 led 吸顶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面防刺眼的直发光LED吸顶灯,包括底盘、固定于所述底盘上的光源板和电源盒、固定于所述底盘外圈的环形灯罩、固定于所述环形灯罩中心的圆形灯罩,所述圆形灯罩的内径比所述环形灯罩的内径略小;所述环形灯罩侧面的内侧透光板为双面磨砂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侧面防刺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面防刺眼的直发光LED吸顶灯。
背景技术
LED吸顶灯是目前常用的一种LED灯具。目前现有的LED吸顶灯通常包括面环、扩散板、导光板、反光纸、LED 光源、散热外壳、塑料外壳以及驱动元件等组件,其包括的零部件较多,导致LED吸顶灯的成本高。LED吸顶灯按照出光技术的特点分为直发光和侧发光两种,现有的直发光LED吸顶灯通常是透光灯罩直接设置于直发光光源下方,从侧面看时比较刺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侧面防刺眼直发光LED吸顶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侧面防刺眼的直发光LED吸顶灯,包括底盘、固定于所述底盘上的光源板和电源盒、固定于所述底盘外圈的环形灯罩、固定于所述环形灯罩中心的圆形灯罩,所述圆形灯罩的内径比所述环形灯罩的内径略小;所述环形灯罩侧面的内侧透光板为双面磨砂板。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灯罩的顶面内表面和侧面外表面均为由若干等间距分布且曲率相同的内凹曲面组成的扩散面。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灯罩的底面设有线槽,所述线槽的表面设有紧密排列的正四面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灯罩的内侧透光板为双面磨砂板。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板包括与所述环形灯罩对应的环形光源板和与所述圆形灯罩对应的中心光源板,所述环形光源板和所述中心光源板之间的位置与所述线槽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本实用新型的LED吸顶灯主体结构仅包括底盘、光源板、电源盒、环形灯罩、圆形灯罩,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环形灯罩侧面的内侧透光板为双面磨砂板,使光线变得模糊朦胧,降低刺眼的程度,同时内圈形成不同于直发光效果的模糊光圈,使产品更加美观。
2、本实用新型的LED吸顶灯的灯罩包括圆形灯罩和环形灯罩,且由于环形灯罩的顶面内表面和侧面外表面均为由若干等间距分布且曲率相同的内凹曲面组成的扩散面,防止眩光的同时,使光照更均匀,提高直发光光效。
3、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灯罩的底面设有线槽,所述线槽的表面设有紧密排列的正四面体结构,通过正四面体结构对光线的折射使得光线分散,起到隐藏白色电线的作用,无需额外在底盘上设置电线隐藏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环形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侧面防刺眼的直发光LED吸顶灯,包括底盘1、固定于所述底盘上的光源板2和电源盒6、固定于所述底盘1外圈的环形灯罩3、固定于所述环形灯罩3中心的圆形灯罩4,所述圆形灯罩4的内径比所述环形灯罩3的内径略小;所述电源盒6上还固定有市电接口7。由此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LED吸顶灯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安装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宇中高虹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宇中高虹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10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