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纵梁总成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79944.X | 申请日: | 2021-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6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曾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2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陈超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纵梁 总成 车辆 | ||
1.一种前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靠近车身发动机一侧的前纵梁内板;以及
位于远离车身发动机一侧的前纵梁外板;
所述前纵梁内板和所述前纵梁外板相互贴合后形成内部有腔体结构的前纵梁;
所述腔体结构的宽度和高度从前至后均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体结构包括:从前至后依次形成的前腔体和后腔体;
所述前腔体包括一个腔体;
所述后腔体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车身A柱连接,所述下腔体与车身门槛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纵梁外板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外板第一贴合部、外板第一外凸部、外板内凹部、外板第二外凸部和外板第二贴合部;
所述外板第一贴合部和所述外板第二贴合部均与所述前纵梁内板贴合;
所述外板第一外凸部和所述外板第二外凸部均朝向远离所述前纵梁内板的方向凸起;
所述外板内凹部位于所述外板第一外凸部和所述外板第二外凸部之间,朝向靠近所述前纵梁内板的方向内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板第一贴合部和所述外板第二贴合部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内板贴合,所述外板第一外凸部、所述外板内凹部、所述外板第二外凸部均不与所述前纵梁内板贴合,以形成所述腔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纵梁内板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内板第一贴合部、内板第一外凸部、内板内凹部、内板第二外凸部和内板第二贴合部;
所述内板第一贴合部和所述内板第二贴合部均与所述前纵梁外板贴合;
所述内板第一外凸部和所述内板第二外凸部均朝向远离所述前纵梁外板的方向凸起;
所述内板内凹部位于所述内板第一外凸部和所述内板第二外凸部之间,朝向靠近所述前纵梁外板的方向内凹;
所述内板第一贴合部、所述内板第二贴合部、所述内板内凹部分别与所述外板第一贴合部、所述外板第二贴合部、所述外板内凹部贴合;
所述内板第一外凸部与所述外板第一外凸部共同构成腔体,所述内板第二外凸部与所述外板第二外凸部共同构成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纵梁内板和所述前纵梁外板均形成为“弓”字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朝向车身前纵梁后段的方向延伸有前纵梁延伸段;
所述前纵梁延伸段的内侧壁贴合于车身所述前纵梁后段的外侧壁,以使所述前纵梁连续地连接于车身所述前纵梁后段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纵梁内板上开设有避让孔;
所述避让孔的周向边缘设置有朝向所述前纵梁外板的翻边结构。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前纵梁总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副车架;
所述前副车架垂直于所述前纵梁内板设置,并与所述前纵梁内板连接;
通过高度可调节的螺纹管在所述前副车架上装配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靠近所述前纵梁内板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994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滚动拉拔机的回收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型余热回收节能熔铝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