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虹吸穿孔排泥管的排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79348.1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9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美;王志勇;宋鹏强;王先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吸 穿孔 排泥管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虹吸穿孔排泥管的排泥装置。包括穿孔排泥管和虹吸排泥管,穿孔排泥管包括主管和插管,主管为中空管,主管两端有橡胶垫,主管上设置穿孔,插管一端封闭,插管另一端插入主管,插管紧靠橡胶垫,主管两端均有插管,插管上设有穿孔,插管上穿孔的间距与主管上穿孔的间距相等。虹吸排泥管包括内输泥管和外输泥管,外输泥管有排泥阀,外输泥管上部设置有进水阀,外输泥管有横管,横管下部有倒“U”字形上卡槽,上卡槽内部设置有滑轮,外输泥管有水平“U”字形下卡槽,下卡槽内部设置有滑轮,内输泥管、软管与横管连接,内输泥管连接主管。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适应相邻隔板间变化的不同间距,达到较好洗泥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隔板絮凝试验装置的虹吸穿孔排泥管的排泥装置。
背景技术
隔板絮凝工艺由于其机构简单,运行效果稳定,经常被用于水处理中。科研及教学方面的隔板絮凝试验装置,也是常见的一种试验装置。在絮凝剂和助凝剂的作用下,水质悬浮物及胶体凝集成大的颗粒物,部分颗粒物不可避免地沉积在隔板絮凝试验装置的底部,从而影响了水流通过试验装置底部的流速,导致絮凝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隔板絮凝试验装置中的隔板一般都固定于装置底部,相关现有排泥装置很难对隔板间的积泥进行有效清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隔板絮凝试验装置的虹吸穿孔排泥管的排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虹吸穿孔排泥管的排泥装置,包括收集沉泥的穿孔排泥管和输送沉泥的虹吸排泥管。所述穿孔排泥管包括中空的主管和插管,主管为中空管,主管两端内壁一圈上设置有橡胶垫,主管上设置穿孔,插管的一端封闭,插管的另一端插入主管的一端内,插管的外壁紧靠橡胶垫,主管两端均有插管,插管与主管相通,插管上设有穿孔,插管上穿孔的间距与主管上穿孔的间距相等。所述虹吸排泥管包括内输泥管和外输泥管,外输泥管下部设置有排泥阀,外输泥管上部设置有进水阀,进水阀下方的外输泥管上设置有连通的水平的横管,横管下部固定有倒“U”字形上卡槽的顶部,上卡槽内部设置有滑轮,滑轮底部仍然处于上卡槽内,外输泥管中下部固定有开口与横管方向一致的水平“U”字形下卡槽的顶部,下卡槽内部设置有滑轮,下卡槽的滑轮底部处于下卡槽外,内输泥管上端通过软管与横管的端口连接,内输泥管的下端连接在主管中间并与主管连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的排泥管采用虹吸原理,将积泥排出,操作简单;本发明中的穿孔排泥管能够改变总长度,可以适应相邻隔板间变化的不同间距,达到较好洗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穿孔排泥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学院,未经台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9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