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夯法加固淤泥研究用展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78150.1 | 申请日: | 202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5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真;苏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恒建筑设计院(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F5/00 | 分类号: | A47F5/00;A47F5/10;A47F7/00;A47B9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夯法 加固 淤泥 研究 展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强夯法加固淤泥研究用展示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栓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与固定柱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升降柱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的一端与固定柱的内壁栓接,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轴心处固定套接有摇把;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转动,使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转动会使升降柱上下移动的方式,能够达到调节装置高度的目的,减小了危险,减小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强夯法加固淤泥研究用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强夯技术最早产生于法国,作为一种地基加固技术,主要是通过中水与落距过程中形成的冲击波、冲击能和动应力,对地基实现加固的一种形式。强夯法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地基土的强度,不仅能够使土的压缩性降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将土的抗液化性能得到改善。强夯法是通过强大的夯击能对地基产生的冲力,并在地基中形成冲击波,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夯锤冲切上部土体,破坏土体结构,构成夯坑,并通过动力对周围土实施挤压。
现有的展示装置,不能调节高度,在展示时,远处的看不清,需要将装置抬起放在高处,这样会造成危险,展示物容易掉落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增加了工作量,也不能固定展示物,展示物是放在展示台上的,在移动装置时,展示物容易掉落,造成经济损失,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强夯法加固淤泥研究用展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夯法加固淤泥研究用展示装置,具备能调节高度和能固定展示物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展示装置,不能调节高度,在展示时,远处的看不清,需要将装置抬起放在高处,这样会造成危险,展示物容易掉落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增加了工作量,也不能固定展示物,展示物是放在展示台上的,在移动装置时,展示物容易掉落,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夯法加固淤泥研究用展示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栓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与固定柱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升降柱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的一端与固定柱的内壁栓接,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轴心处固定套接有摇把,且摇把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延伸至固定柱的外部,所述升降柱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与升降柱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顶板的顶部栓接有方形框,所述方形框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位于方形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与升降柱的表面栓接,所述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槽,且滑槽开设在固定柱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升降柱固定套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顶板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柱的顶部内嵌有限位头,所述限位头与升降柱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顶板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限位头卡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表面与固定柱的内壁栓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与底板之间栓接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夯法加固淤泥研究用展示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转动,使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转动会使升降柱上下移动的方式,能够达到调节装置高度的目的,减小了危险,减小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恒建筑设计院(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中恒建筑设计院(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81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氧树脂浇铸体拉伸强度测试试件模具
- 下一篇:保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