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77546.4 | 申请日: | 2021-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50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玉红 |
| 主分类号: | A61G13/00 | 分类号: | A61G13/00;A61G13/10;A61G13/12;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子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32 | 代理人: | 徐思波 |
| 地址: | 2711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伤科 骨刺 针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涉及骨刺针灸床领域。该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包括床腿、支撑板和滑轨,所述床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床板,所述床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矩形槽和呼吸孔,所述床板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栏。该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通过设置支撑板、左束带、子插扣和母插扣,当病人在针灸时,医生需要保证针灸的位置准确,通过左束带和右束带对腿部进行束缚,用子插扣和母插扣进行固定,再通过齿条对支撑板进行升降,达到医生所需要的针灸高度,丰富了针灸床的功能和结构,能够满足医生在治疗时的工作需要,方便观察患者的骨刺情况并进行针灸治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刺针灸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
背景技术
骨刺是关节因为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磨损破坏,从而促成了骨头本身的修复硬化增生,是一种自然老化现象,骨刺可以通过针灸进行辅助治疗,针灸时需要用到针灸床,现有的针灸床功能单一,结构简单,不能满足医生在治疗时的工作需要,不便于观察患者的骨刺情况。
除此之外,市面上的针灸床大多数是按摩床,并不适用于针灸方面,病人在侧身翻转时需要有防护设置,因此,急需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包括床腿、支撑板和滑轨,所述床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床板,所述床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矩形槽和呼吸孔,所述床板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栏,所述床腿的背面中间部分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和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正面开设有圆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一端穿过保护壳的圆孔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运动链,所述运动链的左右两端内壁转动连接有双齿轮,所述双齿轮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左束带和右束带,所述左束带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子插扣,所述右束带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母插扣,所述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齿条。
优选的,所述双齿轮的外壁与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齿条的方向相同,所述齿条穿过床板的圆孔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面积大于支撑板的面积,所述矩形槽的高度等于支撑板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双齿轮和转轮的直径相同并且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滑轨的内壁大于齿条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左束带与右束带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子插扣的直径在受力状态下小于母插扣的直径,所述子插扣的直径在不受力状态下大于母插扣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顶部与矩形槽相贯穿,所述支柱与滑轨位于同一水平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通过设置支撑板、左束带、子插扣和母插扣,当病人在针灸时,医生需要保证针灸的位置准确,通过左束带和右束带对腿部进行束缚,用子插扣和母插扣进行固定,再通过齿条对支撑板进行升降,达到医生所需要的针灸高度,丰富了针灸床的功能和结构,能够满足医生在治疗时的工作需要,方便观察患者的骨刺情况并进行针灸治疗。
2、该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通过设置防护栏、呼吸孔和床板,当骨刺患者在进行检查和治疗时,需要翻转身体,可以抓住防护栏,找到支撑点进行翻转,对患者起到防护作用,适用于专业的针灸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床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玉红,未经刘玉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75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颗粒自动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产科护理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