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挡圈及无内胎车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76926.6 | 申请日: | 2021-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4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马会民;陈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源精工车轮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B21/10 | 分类号: | B60B21/10;B60B2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胎 车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挡圈及无内胎车轮,挡圈包括密封圈接触面、锁圈面等,密封圈接触面由三个面组成,挡圈与密封圈接触更稳定;锁圈面与锁圈接触,锁圈面为竖直面,锁圈与挡圈接触面积大;防弹面的直径大于锁圈外径,避免锁圈弹出;防弹面、第一端面和斜面形成凸起,增加强度,挡圈受力不会变形;轮胎面与轮胎胎圈座相适配,轮胎充气后压紧挡圈,挡圈锁紧锁圈,安全可靠。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辋、辐板、锁圈、密封圈和挡圈,辐板的外圈插入轮辋的内圈内且辐板定位部卡在轮辋定位部上;挡圈的密封圈接触面与密封圈接触、锁圈面与锁圈接触、防弹面位于锁圈的外侧且不与锁圈接触。轮辋和辐板自定位,焊接时无需采用定位工装,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挡圈及无内胎车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三件式车轮结构的锁圈与挡圈通过45°斜面配合,接触面积小,车轮行驶过程中挡圈因受力会变形,锁圈易弹出引起安全事故。现有的轮辋与辐板焊接时需要工装,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圈及无内胎车轮,现有的挡圈及无内胎车轮具有以下问题,锁圈与挡圈接触面积小,挡圈因受力容易变形,锁圈易弹出,轮辋与辐板焊接时需要工装,成本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挡圈,所述挡圈的内侧包括:
轮辋面,所述轮辋面的直径大于轮辋外径;
所述轮辋面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依次顺序连接,所述第一斜面与轮辋面上靠近所述第一斜面处和所述第二斜面上靠近所述第一斜面处形成密封圈接触面;
所述第二斜面与锁圈面连接,所述锁圈面为竖直面;
所述锁圈面与防弹面连接,所述防弹面的直径大于锁圈外径;
所述防弹面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依次顺序连接,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设置有凹陷区,所述凹陷区与所述第一端面通过斜面连接,所述防弹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斜面形成凸起。
优选地,所述挡圈的外侧包括依次连接的圆弧面、第一竖直面、轮胎面和第三端面,所述圆弧面与所述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第三端面连接所述轮辋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斜面为45°斜面。
优选地,所述轮胎面与水平面之间呈5°夹角。
优选地,所述轮胎面和所述第三端面圆弧过渡连接;
所述第一竖直面与所述轮胎面圆弧过渡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内胎车轮,包括上述所述的挡圈,所述车轮还包括:
轮辋体,所述轮辋体包括焊接连接的轮辋和辐板,在所述轮辋的内圈上设置有轮辋定位部,在所述辐板的外圈上设置有辐板定位部,所述辐板的外圈插入所述轮辋的内圈内且所述辐板定位部卡在所述轮辋定位部上;
轮辋的外圈上套设有锁圈、密封圈和挡圈,所述挡圈的密封圈接触面与所述密封圈接触、锁圈面与所述锁圈接触、防弹面位于所述锁圈的外侧且不与所述锁圈接触。
优选地,所述轮辋定位部和所述辐板定位部均为圆锥面。
优选地,在所述轮辋的外圈上设有锁圈沟槽,所述锁圈沟槽呈U型结构,所述锁圈套设在所述锁圈沟槽内。
优选地,所述轮辋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源精工车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源精工车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69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延长寿命的空调压缩机叶轮
- 下一篇:一种农业经济管理用田垄测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