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式井下丢手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76884.6 | 申请日: | 202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6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豪;陈翰韬;刘维利;陈殿奇;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迈瑞驰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3/00 | 分类号: | E21B23/00;E21B2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吴林 |
地址: | 710001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式 井下 丢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式井下丢手,包括连接套筒和连接头,所述连接套筒与连接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套筒内部设有多个凹槽,所述连接头外侧壁包裹有卡套,所述连接头靠近连接套筒的一端开设有多个膨胀槽,所述卡套靠近膨胀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塞套,所述防脱塞套与连接头相抵,所述连接头内部通过多个第一支杆固定连接有密封盒,所述密封盒内设有电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螺纹套使连接头膨胀从而使卡块与凹槽的卡接可以使连接头与连接套卡接在一起,在进行丢手作业时,仅需启动电机,从而使螺纹套与连接头靠近膨胀槽的部分脱离,从而使卡块脱离凹槽,因此整个过程不需要向管道内伸入驱动轴,使整个丢手装置的适用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式井下丢手。
背景技术
在油田井下仪器的工作过程中,常常需要将仪器的一部分组件单独放置在井下,用于井下数据的长期监测,仪器上丢手结构的设计是确保该动作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
现有的丢手工具一般都是通过螺纹与连接套连接的,但是在进行丢手作业时,需要对管道内伸入驱动轴与螺套卡接转动,从而完成丢手工作,但是在油管不是直线的情况下就不易伸入驱动轴进行丢手工作,给工作人员带来麻烦。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液压式井下丢手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驱动轴进行丢手工作的适用性比较局限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液压式井下丢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式井下丢手,包括连接套筒和连接头,所述连接套筒与连接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套筒内部设有多个凹槽,所述连接头外侧壁包裹有卡套,所述连接头靠近连接套筒的一端开设有多个膨胀槽,所述卡套靠近膨胀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塞套,所述防脱塞套与连接头相抵,所述连接头内部通过多个第一支杆固定连接有密封盒,所述密封盒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头贯穿密封盒,所述电机的输出头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防脱塞套靠近连接头的一端通过多个第二支杆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转杆远离电机的一端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通过第三支杆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连接头靠近膨胀槽的一端内壁设有与螺纹套匹配的螺纹。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靠近膨胀槽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凹槽匹配的卡块,所述卡块贯穿卡套。
优选的,所述卡套的外侧壁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防脱塞套的侧壁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卡套为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转杆为方形结构,所述连接头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抵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筒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套的外侧壁设有多个与卡槽匹配的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螺纹套使连接头膨胀从而使卡块与凹槽的卡接可以使连接头与连接套卡接在一起,在进行丢手作业时,仅需启动电机,从而使螺纹套与连接头靠近膨胀槽的部分脱离,从而使卡块脱离凹槽,因此整个过程不需要向管道内伸入驱动轴,使整个丢手装置的适用性更好;
2、弹性的卡套可以使连接头与连接套筒很好的贴合,避免液体泄压,通过凸起与卡槽的配合可以使卡套与连接套筒卡接的更好,进一步提高密封性,通过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等结构可以避免连接头内出现堵塞,方便液压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液压式井下丢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液压式井下丢手连接头与电机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迈瑞驰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迈瑞驰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68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的医用冰帽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压裂用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