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76870.4 | 申请日: | 202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8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联和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9/02 | 分类号: | F21S9/02;F21V21/14;F21V2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雷志刚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多个发光组件及多个转动连接件,至少两个相邻的发光组件通过转动连接件连接,并形成一个发光组;在发光组中,转动连接件分别在相邻两个发光组件上形成两个枢转中心,其中一个发光组件的枢转中心相对靠近相邻另一个发光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光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在每个发光组中,转动连接件形成的两个枢转中心之间的相对位置更近,消除了转动连接件的结构设计冗余,从而减小了转动连接件的尺寸,使得发光装置的重量以及生产其所需耗材量降低,实现了产品的轻量化;此外,转动连接件冗余结构的削减可以防止多个发光组件相对转动时出现遮挡或者疏离的现象,保证发光装置的照明或补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投光灯是一种可用于对建筑、广场、平台等户外目标提供或补充照度的发光装置。为了适应对多角度、大尺寸的目标进行补光的需求,投光灯通常包括多个发光组件,多个发光组件之间能够通过转动实现相对角度可调。
现有投光灯的结构不够紧凑,尤其是用于安装发光组件的连接件的尺寸较大,使得投光灯的重量以及生产所需耗材量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多个发光组件及多个转动连接件,至少两个相邻的发光组件通过转动连接件连接,并形成一个发光组;在发光组中,转动连接件分别在相邻两个发光组件上形成两个枢转中心,其中一个发光组件的枢转中心相对靠近相邻另一个发光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发光装置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发光组件、第二发光组件和第三发光组件,以及位于第二发光组件的同侧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转动连接件和第二转动连接件;
第一发光组件与第二发光组件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连接,第三发光组件与第二发光组件通过第二转动连接件连接。
如此设置,两个转动连接件将三个发光组件依次连接,使得使用者既能通过改变发光组件之间的角度,来改变发光装置的照射范围和照射角度,还可以使发光装置整体结构更简单,减少元件数量和装配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组件能够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转动至第二发光组件的侧部,并相对靠近第二发光组件;
第三发光组件能够通过第二转动连接件转动至第二发光组件的侧部,并相对靠近第二发光组件。
如此设置,可以在发光装置闲置停用时将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均转动至第二发光组件的同一侧,从而使发光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避免外部物体碰撞并损坏转动连接件,方便将发光装置调整为折叠状态后存放。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动连接件分别在第一发光组件及第二发光组件上形成平行设置的第一枢转中心及第二枢转中心,第二转动连接件分别在第二发光组件及第三发光组件上形成平行设置的第三枢转中心及第四枢转中心;第二枢转中心与第三枢转中心平行设置。
如此设置,四个枢转中心均保持相互平行,因而发光装置能够在四个枢转中心当中的任意一个的周向上改变光线照射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组件绕第一枢转中心相对第一转动连接件转动的角度范围为180°,第一发光组件与第一转动连接件绕第二枢转中心相对第二发光组件联合转动的角度范围为90°;
第三发光组件绕第四枢转中心相对第二转动连接件转动的角度范围为180°,第三发光组件与第二转动连接件绕第三枢转中心相对第二发光组件联合转动的角度范围为90°。
如此设置,第一发光组件与第三发光组件相对于第二发光组件的转动调节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既可以使第一发光组件与第一转动连接件共同绕第二枢转中心转动/使第三发光组件与第二转动连接件共同绕第三枢转中心转动,还可以使第一发光组件绕第一枢转中心转动/第三发光组件绕第四枢转中心转动,并且发光装置的照射角度调节范围更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联和电气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联和电气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6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