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颗粒料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76701.0 | 申请日: | 202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17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汪凤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凤銮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B24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颗粒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砂制程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复合式颗粒料回收装置,包括颗粒物和粉料输送设备、颗粒物收集装置、输送管路、砂尘分离器、喷砂罐、喷枪、吸尘管、除尘器、除尘管、离心风机与排放管,颗粒物收集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颗粒物和粉料输送设备,且颗粒物收集装置两侧的颗粒物和粉料输送设备在驱动装置驱动下均可向颗粒物收集装置方向移动,颗粒物收集装置连接于输送管路,输送管路连接于砂尘分离器,砂尘分离器分别连接于喷砂罐与吸尘管,喷砂罐连接于喷枪,吸尘管连接于除尘器,除尘器连接于除尘管,除尘管连接于离心风机,离心风机连接于排放管。既能降低设备基础投资成本,又能够降低故障率,减少停机维修时间,降低设备的运行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砂制程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复合式颗粒料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喷砂是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颗粒料(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海砂)高速喷射到被需处理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外表面的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由于磨料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的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使工件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因此提高了工件的抗疲劳性,增加了它和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延长了涂膜的耐久性,也有利于涂料的流平和装饰。
传统的颗粒料回收方式分为独立的两种:一种是应用气力输送的回收装置,另一种是应用机械输送的回收装置。
其中,应用气力输送回收方式,其回收原理是:蜂窝吸砂地板→输送管路→砂尘砂尘分离器→喷砂罐→喷枪→颗粒物收集装置。其存在如下缺点:1)基础建设成本高,采用颗粒物收集装置的回收方式,需要在回收地面上铺设蜂窝地板,而且一般需要制作0.8米-1.2米深度的基础;2)使用成本高,传统的蜂窝地板回收方式都必须满铺颗粒物收集装置才能达到完成自动回收的目的,如果不满铺,颗粒物就会落在地面上,或者加大基础的深度,满铺颗粒物收集装置回收方式要求离心风机的风量更大、风机的运行功率更高;3)吸砂管路的位置不灵活,采用蜂窝吸砂地板回收方式,为了保证颗粒物回收效果,一般吸砂管路的位置比较固定,调整范围不大,影响回收设备的布置。
其中,应用机械式回收方式,其原理是:刮板机(或者螺旋输送机、皮带机等颗粒物输送设备)→斗提机→分选器→储砂箱(或者喷砂罐)→抛丸器(或者喷枪)→刮板机(或者螺旋输送机、皮带机)。其存在如下缺点:1)设备的地坑深度深,基建成本高,设备虽然采用刮板输送机将地面回收设备的部分基础深度降低到200-400mm,但是刮板输送机后面还需要螺旋输送机(或者皮带输送机)、斗提机,斗提机的基础深度一般在2.5米-3.6米,并且要求基础必须防水处理;2)故障率高,停机维修时间长,设备的维修成本高,因为所有的机械输送设备都是由电机、减速机、轴承、皮带、链条链轮、齿轮等部件组成,在颗粒物回收现场,颗粒物四处飞溅,粉尘四处飘扬,工况极差,因此设备的故障率高,停机维修时间长,设备的维修成本高。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颗粒料回收装置,不仅可以很好的进行颗粒物的回收和粉尘分离,同时,既能降低设备基础投资成本,又能够降低故障率,减少停机维修时间,减低停机维修带来的损失,降低设备的运行能耗,降低设备的使用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式颗粒料回收装置,包括颗粒物和粉料输送设备、颗粒物收集装置、输送管路、砂尘分离器、喷砂罐、喷枪、吸尘管、除尘器、除尘管、离心风机与排放管,颗粒物收集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颗粒物和粉料输送设备,且颗粒物收集装置两侧的颗粒物和粉料输送设备在驱动装置驱动下均可向颗粒物收集装置方向移动,颗粒物收集装置的出料口连接于输送管路的进料口,输送管路的出料口连接于砂尘分离器的进料口,砂尘分离器的出料口分别连接于喷砂罐的进料口与吸尘管的进料口,喷砂罐的出料口连接于喷枪,吸尘管的出料口连接于除尘器的进料口,除尘器的出料口连接于除尘管的进料口,除尘管的出料口连接于离心风机的吸风口,离心风机的排风口连接于排放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凤銮,未经汪凤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6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保温结构
- 下一篇:一种应用在物流车上的钛酸锂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