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囊辅助的关节僵硬康复牵伸治疗支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75154.4 | 申请日: | 202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8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范存义;刘蔚轩;熊浩;孙子洋;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A61H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林志豪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辅助 关节 僵硬 康复 牵伸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囊辅助的关节僵硬康复牵伸治疗支具,包括:近端肢体托架;转动臂;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的一端与转动臂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结构的另一端与近端肢体托架固定连接;远端肢体托架,转动臂的另一端与远端肢体托架固定连接;充气气囊,充气气囊固定安装于远端肢体托架的内侧;充气管,充气管的一端穿过远端肢体托架并与充气气囊连接;手动送气囊,手动送气囊与充气管的另一端连接。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关节伤患后造成的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的关节活动问题,通过充气气囊辅助以最柔和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关节牵伸,治疗关节僵硬,可以减少皮肤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康复痛苦,使患者的关节得到快速康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囊辅助的关节僵硬康复牵伸治疗支具。
背景技术
关节外伤后或手术后,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即活动范围部分或完全丧失,这种关节功能障碍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关节僵硬(尤其是膝/ 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关节牵伸支具已广泛用于关节僵硬患者的治疗,但传统的关节牵伸支具仅通过连接部位的齿轮结构固定,不能灵活自由地微调牵伸角度和力度;且牵伸支具一般需要每天长时间佩戴,传统的支具与患肢的接触面采用的是硬质固体材料,较长时间的持续压迫可导致皮肤压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既能灵活调节又作用柔和的牵伸支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辅助的关节僵硬康复牵伸治疗支具,包括:
近端肢体托架;
转动臂;
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近端肢体托架固定连接;
远端肢体托架,所述转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远端肢体托架固定连接;
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固定安装于所述远端肢体托架的内侧;
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一端穿过所述远端肢体托架并与所述充气气囊连接;
手动送气囊,所述手动送气囊与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远端肢体托架包括:
远端外护臂,所述远端外护壁呈弧形壳状结构,所述远端外护臂与所述转动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远端内护垫,所述远端内护垫呈弧形垫体结构,所述远端内护垫固定安装于所述远端外护臂的内侧,且所述远端内护垫的内侧形成有一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内凹形成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充气气囊的一侧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充气气囊的另一侧凸出于所述第一弧形面设置,所述充气管的一端由外向内依次贯穿所述远端外护臂和远端内护垫设置。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近端肢体托架包括:
近端外护臂,所述近端外护壁呈弧形壳状结构,所述近端外护臂与所述连接结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近端内护垫,所述近端内护垫呈弧形垫体结构,所述近端内护垫固定安装于所述近端外护臂的内侧,且所述远端内护垫的内侧形成有一第二弧形面。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远端外护臂和所述近端外护臂均采用刚性材料制成,所述远端内护垫和所述近端内护垫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面和所述第二弧形面上均设置有一亲肤硅胶层。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充气气囊包括至少三个依次连接分体囊,每相邻的两所述分体囊的内部相互连通,三所述分体囊沿所述第一弧形面的弧度方向依次设置,且至少一所述分体囊与所述充气管的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51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齿轮齿条与滑块连杆同步的转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输液核对标贴放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