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子组件和发卡绕组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73704.9 | 申请日: | 202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2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星竣;徐荣佑;梁寭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H02K1/16;H02K9/22;H02K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佳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组件 发卡 绕组 电机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定子组件和发卡绕组电机。定子组件包括:定子芯,包括多个齿,齿沿着定子芯的内周表面形成,齿从定子芯的一个表面延伸到定子芯的相对表面并且各自具有穿过齿的一个表面形成的通孔;多个发卡,每个发卡联接到形成在齿之间的插槽并与插槽连接,并形成线圈绕组;以及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构件,第一散热构件设置在定子芯的一个表面的一侧并将发卡的热量排放到外部,使得发卡冷却,其中,第一散热构件包括:第一热导管,将设置在定子芯中的发卡的热量排放到外部,并且第一热导管设置在定子芯的一个表面的一侧;以及第一固定构件,将第一热导管固定到定子芯。该定子组件能够通过包括散热装置来使发卡有效地冷却,以提高功率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冷却效率的定子组件和包括该定子组件的发卡绕组电机。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电机的功率与缠绕在定子芯周围的线圈匝数成比例地增加。具体地,已经对如下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增加缠绕在定子芯周围的线圈的填充因子以在不增加电机的尺寸的情况下提高电机的功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部分,已经研究了缠绕具有基本上矩形截面的有角线圈(angular coil)而不是具有圆形截面的环形线圈的方案。
然而,与环形线圈相比,有角线圈在缠绕线圈的作业中相对具有困难。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机(下文中称为“发卡绕组电机”),该电机采用了在将彼此分离的多个发卡插入定子线圈并且将发卡联接到定子线圈之后通过焊接发卡来形成线圈绕组部分的方案,使得线圈容易被缠绕。
在上述发卡绕组电机中,具有基本上U形的发卡联接到定子芯的每个插槽,然后在设置在每层的发卡之间进行焊接作业,使得发卡彼此联接,从而形成定子芯的线圈绕组。
然而,在发卡绕组电机中,位于插槽内部的线圈部分可能无法有效地冷却,因此在提高功率和效率方面可能存在限制。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未审查的专利公开第10-2019-0048745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同时保持现有技术所实现的优点不变。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定子组件和包括该定子组件的发卡绕组电机,该定子组件通过包括散热装置而能够有效地冷却设置在插槽中的发卡,尤其是冷却到发卡的内部,以提高功率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构思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问题,并且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中将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提及的任何其他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定子组件可以包括:定子芯,该定子芯包括多个齿,齿沿着定子芯的内周表面形成,齿从定子芯的一个表面延伸到定子芯的相对表面并且各自具有穿过齿的一个表面形成的通孔;多个发卡,每个发卡联接到形成在齿之间的插槽并与插槽连接,并且发卡形成线圈绕组;以及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构件,该第一散热构件设置在定子芯的一个表面的一侧并配置为将发卡的热量排放到外部,使得发卡冷却。第一散热构件可以包括:第一热导管,配置为将设置在定子芯中的发卡的热量排放到外部,使得发卡冷却,并且第一热导管设置在定子芯的一个表面的一侧;以及第一固定构件,将第一热导管固定到定子芯。
第一热导管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热导部分,分别插入到形成在定子芯的一个表面的一侧处的齿的通孔中,并且第一热导部分配置为通过齿吸收联接到插槽的发卡的热量;第一连接部分,设置在定子芯的一个表面的一侧处,并且第一连接部分配置为将插入通孔的多个第一热导部分彼此连接并吸收第一热导部分的热量;以及第一排放部分,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分处并且配置为将第一连接部分的热量排放到外部。
第一热导部分可以插入到通孔中且同时从通孔的一个表面延伸到通孔的相对表面,并且第一热导部分配置为从发卡的一侧到发卡的相对侧同时吸收联接到插槽的发卡的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未经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37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识别的智能电梯阻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