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气膜间隙的无摩擦气缸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73620.5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4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星占;岳友飞;苏星;杜文浩;魏巍;李加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F16C32/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旭伟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间隙 摩擦 气缸 | ||
1.一种可调气膜间隙的无摩擦气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筒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气缸筒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
所述气缸筒内具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包括活塞与活塞杆组成的活塞组件,所述第一端盖加工有与所述工作腔连通的第一气孔,所述第二端盖包括多块相互拼接的端盖块,多个相互拼接的所述端盖块之间形成可供所述活塞和/或所述活塞杆穿过的通隙,每块所述端盖块均与所述气缸筒连接,且相邻所述端盖块之间设置有第二距离调节组件,以实现所述通隙的口径大小的调节;
至少一块所述端盖块靠近所述通隙的一侧加工有第二气膜面,通过对所述第二气膜面内进行通气,可对穿过所述通隙的所述活塞和/或所述活塞杆部分形成气膜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气膜间隙的无摩擦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距离调节组件为微调螺栓,通过旋转所述微调螺栓,能够实现相邻所述端盖块之间的间距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气膜间隙的无摩擦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块的数量为四块,四块所述端盖块之间形成端面呈矩形的所述通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调气膜间隙的无摩擦气缸,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端盖块上均设置所述第二气膜面,且每块所述端盖块上均加工有与其第二气膜面相通的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至少一块所述端盖块上加工有与所述工作腔连通的第二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调气膜间隙的无摩擦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筒包括多块相互拼接的侧板,多个相互拼接的所述侧板之间形成所述工作腔,所述侧板的数量与所述端盖块的数量相同,且每块所述侧板与对应单块所述端盖块连接,所述第一端盖与至少一块所述侧板连接;相邻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距离调节组件,以实现所述工作腔的口径大小的调节;
至少一块所述侧板靠近所述工作腔的一侧加工有第一气膜面,通过对所述第一气膜面内进行通气,可对所述活塞组件形成气膜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气膜间隙的无摩擦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调节组件为微调螺栓,通过旋转所述微调螺栓,能够实现相邻所述侧板之间的间距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气膜间隙的无摩擦气缸,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侧板上均设置所述第一气膜面,且每块所述侧板上均加工有与其第一气膜面相通的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气膜间隙的无摩擦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中空的扩径段与中空的缩径段,所述扩径段位于所述工作腔内,所述缩径段位于所述通隙内;所述扩径段内设置有转接板,所述活塞杆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缩径段内,所述活塞杆一端穿出所述缩径段,另一端与所述转接板之间连接有浮动接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气膜间隙的无摩擦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径段的外壁上加工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的槽向沿所述扩径段的周向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气膜间隙的无摩擦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有多道,相邻所述排气槽之间的所述扩径段棱沿处均加工有切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36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SD固态硬盘外骨架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动机维修的辅助绕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