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挂墙式拓展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72333.2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7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韩铠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铠泽 |
主分类号: | H01R27/02 | 分类号: | H01R27/02;H01R13/514;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10005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挂墙式 拓展 插座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挂墙式拓展插座;涉及电器领域,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基块和第二基块,第一基块的一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插头、第一插孔,第一插头电联第一插孔;第二基块上设有第二插头、第二插孔,第二插头与第一插头位于同侧,第二插孔位于第二基块未设置第二插头的面上,第二插头与第二插孔电联,第一基块与第二基块相对滑动以改变第一插头与第二插头的相对位置,用于对接外部墙面插座,通过对拓展插座设置两个插头,从而与墙面插座的两组插孔进行配合,形成多点连接结构,保证了拓展插座连接墙面插座的稳定性,并结合滑动结构,适应墙面插座两脚插孔与三脚插孔的错位结构,在满足稳定性需求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拓展插座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挂墙式拓展插座。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随着现代化装修的进行,并保证家庭用电安全,居民楼住宅室内的电路多采用暗线,即在建筑物建造时将线路埋设在墙体内;并在墙面上预留墙面插座,根据不同区域的用电需求,将多个墙面插座分布在住宅室内的各个位置,用电器就近接入各个位置的插座取电。
发明人发现,目前的墙面插座为了美观多为正方形面板结构,其上布置有一个两腿插孔和一个三腿插孔,对于用电器密集的区域,比如客厅的电视区域,墙面插座数目难以满足需求,而传统的拖线插排虽然能够拓展增加插孔位置,但是其延长线容易与其他物品产生干涉,且容易勾挂导致插头与插孔的松动、脱离,容易接触不良产生电弧;另外,目前的挂墙式拓展插座,其仅插入单一的插孔,利用插头与插孔的配合进行固定,虽然省去了外部延长线,但是其固定力不足,导致插头与插孔接触位置松动,容易出现接触不良,难以满足用电安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挂墙式拓展插座;通过对拓展插座设置两个插头,从而与墙面插座的两组插孔进行配合,形成多点连接结构,保证了拓展插座连接墙面插座的稳定性,并结合滑动结构,适应墙面插座两脚插孔与三脚插孔的错位结构,在满足稳定性需求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拓展插座的适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挂墙式拓展插座,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基块和第二基块,第一基块的一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插头、第一插孔,第一插头电联第一插孔;第二基块上设有第二插头、第二插孔,第二插头与第一插头位于同侧,第二插孔位于第二基块未设置第二插头的面上,第二插头与第二插孔电联,第一基块与第二基块相对滑动以改变第一插头与第二插头的相对位置,用于对接外部墙面插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块与第二基块均为立方体结构,第一基块底面通过滑槽滑块结构连接第二基块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块底面上设有燕尾滑块,第二基块顶面上设有燕尾槽,燕尾滑块配合燕尾槽形成连接第一基块和第二基块的滑槽滑块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块顶部设有卡爪,卡爪沿平行于第一插头轴向延伸形成悬臂结构,用于勾挂外部墙面插座。
进一步地,所述卡爪末端设有凸起,凸起结合卡爪形成“7”字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孔有多个,布置在第二基块的多个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孔包括用于对应两脚插头的两脚插孔和对应三脚插头的三脚插孔,两脚插孔和三脚插孔布置在第二基块的不同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块与第二插头相对的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两脚插孔,三脚插孔布置在与第二插头所处面的相邻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头为两脚插头,第二插头为三脚插头,第一插头与第一插孔的接线对应,第二插头与多个第二插孔的接线分别对应,以使多个第二插孔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头与第二插头的间距适应外部墙面插座,用于接入外部墙面插座的不同插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铠泽,未经韩铠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23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