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68918.7 | 申请日: | 2021-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6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何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艺 接口 验证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包括框架组件和设于框架组件上的单耳模拟特征、侧板模拟特征、外卡槽模拟特征、内卡槽模拟特征以及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其中,单耳模拟特征和侧板模拟特征模拟连接工艺短舱的试车台架接口,外卡槽模拟特征、内卡槽模拟特征和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模拟连接工艺短舱的发动机接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
背景技术
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通常与进气道、风扇罩、反推力装置一起构成飞机的动力装置。其中,发动机大部分推力由反推力装置构成的外涵流道产生。反推力装置结构复杂、机构繁多、成本较高。因此,在发动机地面台架试车时,经常采用不具备反推力功能的工艺短舱代替反推力装置,形成发动机外涵流路,确保发动机试车项目顺利进行。
图1至图3分别是一种工艺短舱与试车台架连接的示意图。参考图1 至图3所示,工艺短舱10一般由左右两半功能相同、结构类似的C型涵构成,左半C型涵10a和右半C型涵10b上侧铰链双耳(10a-1、10a-2)与试车台架20的单耳20a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图4至图6分别是一种工艺短舱与发动机连接的示意图。参考图4至图6所示,工艺短舱10前端的外卡勾10c、内卡勾10d分别与发动机中介机匣30的外卡槽30a、内卡槽30b进行扣合。左半C型涵10a、右半C型涵10b下端通过锁扣(图中未标示)进行连接。左半C型涵10a、右半C 型涵10b扣合后,上端的橡胶密封件10e与试车台架20的侧板20b进行压缩,形成工艺短舱10与发动机之间封闭舱的火区边界。左半C型涵10a、右半C型涵10b上的引气密封件10f与发动机引气管端面(图未示)进行压缩,防止工艺短舱10外涵气流引进到发动机时的气体泄露。
当工艺短舱10试制完成后,装配到试车台架20上与发动机中介机匣 30进行扣合时,发动机姿态会因装配公差累积相对试车台架20出现俯仰、偏航等偏差,工艺短舱10通过铰链双耳(10a-1、10a-2)连接到试车台架 20单耳20a上后,会出现工艺短舱10前端外卡勾10c、内卡勾10d分别与发动机中介机匣30外卡槽3a、内卡槽30b无法扣合的故障。
另外,工艺短舱10扣合后,会出现工艺短舱10上端的橡胶密封件10e 与试车台架20侧板20b、引气密封件10f与发动机引气管端面压缩量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故障。工艺短舱10的上述故障需在车台现场进行排故。然而,现场排故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现场排故时间周期长,会影响其他工作任务的开展,从而影响发动机的试车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该接口验证工装可以模拟工艺短舱与试车台架及发动机的装配情况,从而提前排除工艺短舱的扣合故障,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试车进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包括框架组件和设于所述框架组件上的单耳模拟特征、侧板模拟特征、外卡槽模拟特征、内卡槽模拟特征以及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其中,所述单耳模拟特征和所述侧板模拟特征模拟连接所述工艺短舱的试车台架接口,所述外卡槽模拟特征、所述内卡槽模拟特征和所述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模拟连接所述工艺短舱的发动机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单耳模拟特征连接所述工艺短舱的上侧铰链双耳,所述单耳模拟特征与试车台架单耳的形状和/或大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模拟特征连接所述工艺短舱上端的橡胶密封件,所述侧板模拟特征与试车台架侧板的形状和/或大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卡槽模拟特征连接所述工艺短舱前端的外卡勾,所述外卡槽模拟特征与发动机中介机匣外卡槽的形状和/或大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卡槽模拟特征连接所述工艺短舱前端的内卡勾,所述内卡槽模拟特征与发动机中介机匣内卡槽的形状和/或大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89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型喇叭
- 下一篇: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高保真蓝牙音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