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钠的非接触式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66151.4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6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巍;李亭;柳佳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4H9/1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小林 |
地址: | 5114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钠的非接触式加热装置,包括容器本体、加热器和中空的导热管套;容器本体设有密闭的储液腔;导热管套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封闭的一端插入储液腔内,设有开口的一端位于储液腔外;加热器由开口插入导热管套内并与导热管套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液钠的非接触式加热装置中,采用导热管套来安装加热器,导热管套伸入到储液腔中,在进行液态金属(例如液钠)加热时,加热器产生的热量由导热管套传递给液体金属,加热器与液体金属不直接接触,避免污染液体金属。当加热器发生故障时,可直接拆卸加热器进行维修或更换,不损伤容器本体的结构,维护更加便捷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金属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钠的非接触式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第四代核电技术——钠冷快堆核电站的液钠容器中,为了防止钠凝固,需要将容器中的液态钠加热至一定的温度。现有技术的电加热器,一般是插入接触式,通过容器的封头或筒体上开孔处插入容器内部,电加热器与容器内的介质直接接触,电加热器在容器开孔处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由于电加热器属于易发生故障的零件,在容器的设计寿期内,会多次需要更换,而液钠容器中液钠介质的特殊性,对容器的密封性和结构完整性要求很高,如果采用现有插入接触式电加热器,在发生故障和损坏需维修更换时,需要割除电加热器与容器之间的焊缝并在更换之后重新焊接,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割除焊缝和重新焊接,操作繁琐,周期长;
(2)容器焊缝割开后,容器内的残留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有起火的潜在风险;
(3)割开焊缝和重新焊接时的渣屑容易掉落在容器内部,污染钠介质;
(4)反复割开焊缝,不利于容器焊缝的密封性和结构完整性。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维护繁琐、存在起火风险、易污染钠液、破坏结构完整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钠的非接触式加热装置,其维护方便、安全可靠,不伤害原有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钠的非接触式加热装置,包括容器本体、加热器和中空的导热管套;
所述容器本体设有密闭的储液腔;
所述导热管套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封闭的一端插入所述储液腔内,设有开口的一端位于所述储液腔外;
所述加热器由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导热管套内并与所述导热管套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器本体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插孔,所述导热管套的封闭的一端由所述插孔伸入所述储液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管套的封闭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储液腔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导热管套位置相对应的卡槽,所述导热管套的封闭的一端插入所述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管套与所述插孔密封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管套的内壁与所述加热器之间存在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口设有第一法兰,所述加热器设有第二法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相匹配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开口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61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抛光机
- 下一篇:一种CSOP器件批量除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