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泥沙沉积量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65640.8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8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民勇;杨红权;刘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合创永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6 | 分类号: | G01B11/06;G01B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孔德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福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沙 沉积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泥沙沉积量监测装置。泥沙沉积量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器、第一安装架、第一类型传感器和第二类型传感器,第一类型传感器和第二类型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第一类型传感器包括第一发射器和第一接收器,第二类型传感器包括第二发射器和第二接收器,第一发射器用于发射信号,第一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一发射器发射的信号,第二发射器用于发射信号,第二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发射器发射的信号,控制器用于接收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发出的信号,以根据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发出的信号分别计算出泥沙的沉积量。本实用新型的泥沙沉积量监测装置能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并且能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泥沙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泥沙沉积量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泥沙沉积量监测装置不仅能对地下排水管网内的淤泥进行监测,以预防和预测地陷的发生,而且泥沙沉积量监测装置还能对山地边坡的泥沙进行监测,以预测和预防山地泥石流的发生。但是,现有的泥沙监测设备多采用声呐技术,声呐技术受介质环境的影响较大导致监测结果不够准确,如介质环境中有阻隔物则会影响声呐的接收,进而导致泥沙监测设备无法对地陷或者泥石流的发生进行准确的预测和预判,也就是说,现有的泥沙沉积量监测装置受介质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使用时无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鉴于上述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泥沙沉积量监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沙沉积量监测装置,该泥沙沉积量监测装置能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并且能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泥沙沉积量监测装置,所述泥沙沉积量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器、第一安装架、第一类型传感器和第二类型传感器,所述第一类型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类型传感器均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并分别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类型传感器包括第一发射器和第一接收器,所述第二类型传感器包括第二发射器和第二接收器,所述第一发射器用于发射信号,所述第一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发射器发射的信号,所述第二发射器用于发射信号,所述第二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发射器发射的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收器和所述第二接收器发出的信号,以根据所述第一接收器和所述第二接收器发出的信号分别计算出泥沙的沉积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基座和两个第一安装件,两个所述第一安装件设于所述基座的同一侧并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发射器和所述第一接收器的数量分别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发射器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安装件上并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多个所述第一接收器设于另外一个所述第一安装件上也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并与多个所述第一发射器一一对应,以形成多点对射。
可选地,所述泥沙沉积量监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一侧,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发射器为超声波发射器,多个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过有线的方式电连接,所述第一接收器为超声波接收器,多个所述超声波接收器也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过有线的方式电连接,所述超声波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发出的超声波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架还包括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设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第一安装件位于所述基座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发射器和所述第二接收器的数量分别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发射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件上并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多个所述第二接收器也设于所述第二安装件上并与多个所述第二发射器一一对应,以形成多点对射。
可选地,所述第二发射器为红外发射器,多个所述红外发射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过有线的方式电连接,所述第二接收器为红外接收器,多个所述红外接收器也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过有线的方式电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件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件在所述基座的同一侧呈三角形排布,所述第一发射器朝所述第一接收器的对射方向与所述第二发射器朝所述第二接收器的对射方向呈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合创永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合创永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56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空气间隔装药装置
- 下一篇:尾翼结构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