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用性PCB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63818.5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1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鑫城;魏文相;闫新坤;蔡相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鑫科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7/20;H05K7/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余成鹏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用性 pcb 电路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耐用性PCB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所述电路板本体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防护框,所述电路板本体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栓接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框带动缓冲杆摆动,缓冲杆带动滑动块在滑杆的表面上滑动,对缓冲弹簧进行拉伸,滑块在滑槽内滑动,限位块在限位槽内移动,从而避免在碰撞和震动中极易损坏,提高了吸能保护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电路板本体工作产生的大量热量,通过导热层经过散热框内设置的散热导片进行散热,散发的部分热量通过散热孔排出,从而有利于对电路板本体的散热,减少内部元件因热量而导致降低使用寿命,提高了该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用性PCB电路板。
背景技术
PCB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它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设计主要是版图设计,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现有PCB电路板的防撞和散热功能较差,往往会因为热量的大量聚集无法散出而导致PCB电路板毁坏无法使用,同时一般PCB电路板的安装通过螺钉直接穿过PCB电路板的安装孔固定在安装面上,电路板使用时由于其顶部安装有大量的电子元件,在碰撞和震动中极易损坏,受到碰撞无法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效果,降低其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一种耐用性PCB电路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用性PCB电路板,具备防撞保护和散热降温的优点,解决了往往会因为热量的大量聚集无法散出而导致PCB电路板毁坏无法使用和电路板使用时由于其顶部安装有大量的电子元件,在碰撞和震动中极易损坏,受到碰撞无法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用性PCB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所述电路板本体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防护框,所述电路板本体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栓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栓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固定块相邻的一侧之间卡接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活动套接在滑杆的表面,所述滑动块与防护框内壁的一侧之间铰接有缓冲杆,所述电路板本体的背面粘贴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的背面粘贴有散热框,所述散热框内壁的正面安装有散热导片,所述散热框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远离缓冲杆的一侧栓接有滑块,所述电路板本体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滑槽,且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本体顶部与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限位块,所述防护框内壁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框远离电路板本体的一侧粘贴有防护垫。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本体正面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导热层采用高性能散热硅脂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框带动缓冲杆摆动,缓冲杆带动滑动块在滑杆的表面上滑动,对缓冲弹簧进行拉伸,滑块在滑槽内滑动,限位块在限位槽内移动,从而避免在碰撞和震动中极易损坏,提高了吸能保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路板本体工作产生的大量热量,通过导热层经过散热框内设置的散热导片进行散热,散发的部分热量通过散热孔排出,从而有利于对电路板本体的散热,减少内部元件因热量而导致降低使用寿命,提高了该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鑫科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鑫科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38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状态可调电路板
- 下一篇:地质灾害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