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重力自锁的导弹贮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63590.X | 申请日: | 2021-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5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周运发;韩强;王汉昌;沈建森;叶国青;王晓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 |
| 主分类号: | B63G3/04 | 分类号: | B63G3/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旭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5 | 代理人: | 高超 |
| 地址: | 26604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重力 导弹 贮存 装置 | ||
1.基于重力自锁的导弹贮存装置,包括贮存架(100)以及设置在贮存架(100)内的导弹自锁机构(200);所述导弹自锁机构(200)至少为两组,其特征在于:每组导弹自锁机构(200)均包括底座(201)、托弹座(202)、第一锁紧组件和第二锁紧组件;
所述底座(201)通过装配组件与贮存架(100)固定连接;
所述托弹座(202)通过缓冲组件与底座(201)活动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内套筒(211)、外套筒(212)、缓冲弹簧(213),所述内套筒(211)的上端与托弹座(202)固定连接,所述内套筒(211)与外套筒(212)套接,所述外套筒(212)下端与底座(201)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213)套设在外套筒(212)的外侧,所述缓冲弹簧(213)两端分别与托弹座(202)和底座(201)相接触;
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和第二锁紧组件均包括支撑臂(216)和弧形锁紧板(217),所述支撑臂(216)的一端与底座(201)铰接,所述支撑臂(216)的另一端与弧形锁紧板(217)中部铰接,所述弧形锁紧板(217)的下端与托弹座(20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力自锁的导弹贮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组件包括装配座(203)和定位组件;
所述装配座(203)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和连接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加强板件,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与加强板件之间围组成一个装配槽(204),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定位孔(205),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上的定位孔(205)均为两个;
所述定位组件为两组,每组定位组件均包括套筒(206)、第一销轴(207)和复位弹簧(208),所述套筒(206)固定连接在第二板件的外侧,所述套筒(206)远离第二板件的一端沿径向方向设置环状挡沿(209);所述第一销轴(207)为阶梯状结构,所述第一销轴(207)的粗轴外径小于定位孔(205)的孔径和套筒(206)的内径,所述第一销轴(207)的细轴依次贯穿第一板件的定位孔(205)、第二板件的定位孔(205)和套筒(206)后从环状挡沿(209)伸出,所述第一销轴(207)的细轴伸出环状挡沿(209)后设置销轴把手(210);所述复位弹簧(208)套设在第一销轴(207)的细轴外侧,所述复位弹簧(208)位于套筒(20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重力自锁的导弹贮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205)包括弧形部和平面部,所述第一销轴(207)的粗轴上部设置与定位孔(205)的平面部相匹配的平面,所述第一销轴(207)的粗轴下部为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力自锁的导弹贮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弹座(202)为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力自锁的导弹贮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存架(100)由底板(101)、护栏(102)以及加强筋(103)焊接而成,所述底板(10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两组支撑组件,每组支撑组件均包括两个支撑板(104),所述支撑板(104)上设置多个销孔(105),销孔(105)与第一销轴(207)相适配,多个销孔(105)沿支撑板(104)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底板(101)的侧面设置吊环(106)和插槽(107),所述底板(101)的下端面至少设置两个盲孔,所述护栏(102)的上端面设置与盲孔相匹配的定位杆(108),多个贮存架(100)通过定位杆(108)和盲孔进行堆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35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安装结构
- 下一篇:多屏联动的导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