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旋翼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63508.3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6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白珍;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D45/00 | 分类号: | B64D45/00;B64C27/32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5 | 代理人: | 王伟超 |
地址: | 71012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旋翼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无人机旋翼机构,包括机身和支撑杆,所述机身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前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旋翼,所述连接板另一侧设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杆,所述防护杆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遮挡柱;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支撑杆、连接板、延长杆、旋翼、连接杆、防护杆和遮挡柱,遮挡柱和防护杆的设置可以有效对旋翼的机翼进行保护,即使其碰撞到墙体等物件其机翼不易受损,可以继续保持飞行状态,避免其损坏不能飞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旋翼机构。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可反复使用多次,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
传统的无人机机翼外侧没有保护装置,一旦机翼撞到墙面或者其他物件直接影响无人机的正常飞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严重的可能导致无人机掉落砸伤行人,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无人机旋翼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旋翼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旋翼机构,包括机身和支撑杆,所述机身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前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旋翼,所述连接板另一侧设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杆,所述防护杆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遮挡柱,所述连接板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部设有限位销。
优选的,所述延长杆插入连接板内部,所述限位销贯穿延长杆和连接板,所述限位销另一侧设有限位吊环。
优选的,所述防护杆数量为四个,且防护杆呈弧形设置,所述防护杆与旋翼的机翼处于同一平面。
优选的,所述限位销外侧设有螺纹,所述限位销外侧与连接板和延长杆均呈螺旋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杆和遮挡柱均是由铝材质的板材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支撑杆、连接板、延长杆、旋翼、连接杆、防护杆和遮挡柱,遮挡柱和防护杆的设置可以有效对旋翼的机翼进行保护,即使其碰撞到墙体等物件其机翼不易受损,可以继续保持飞行状态,避免其损坏不能飞行;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遮挡柱、限位孔、限位销和限位吊环,通过限位销可以固定延长杆和连接板,当其损坏或者不想使用时可以自行拆卸,而限位销的设置保证连接板和延长杆的稳定连接,设置的限位吊环避免限位销发生自转而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销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2-支撑杆、3-连接板、4-延长杆、5-旋翼、6-连接杆、7-防护杆、8-遮挡柱、9-限位孔、10-限位销、11-限位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未经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35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折叠式旋翼
- 下一篇:一种新型泥浆净化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