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性炭静态分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62422.9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42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义;宋清明;代兵;王月聪;朱二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钢铁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4/02 | 分类号: | B07B4/02;B07B1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赵幸 |
地址: | 05601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静态 分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性炭静态分选装置,其包括竖直分选筒和多个导料溜槽,所述竖直分选筒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下端一侧设有进风口,上端一侧设有出风口;多个导料溜槽位于竖直分选筒内部并沿竖直方向排列,每个导料溜槽的一端与竖直分选筒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下倾斜,任意两个相邻的导料溜槽的固定端分别位于竖直分选筒的轴线两侧。本实用新型使进入分选筒的活性炭沿上下错层布置的导料溜槽折转滑落,同时利用逆向风将粉尘和细小颗粒吹出,不仅能缩短活性炭的下落距离,避免造成二次碎裂,而且可以将聚结的活性炭打散,加大颗粒之间的间距,从而可有效去除活性炭中的粉尘和细小颗粒,保证烟气脱硫脱硝吸附塔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从活性炭颗粒中分离出粉尘和细小颗粒的装置,属于分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活性炭脱硫脱硝装置的吸附塔中,活性炭从吸附塔顶部流入(高约50米),烟气从吸附塔底部进入,活性炭与烟气逆流接触进行吸附反应,要求活性炭床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以降低系统阻力。初装活性炭颗粒直径为8~9mm,随着工艺运行时间的增加,活性炭经过磨损和化学消耗,颗粒尺寸会越来越小,小颗粒及粉尘充斥在活性炭床层缝隙中会增大烟气阻力,如果分布不均还会形成偏析引起不稳定气流,增加系统的不稳定性,降低吸附效果。且活性炭粉尘容易堆积在吸附塔内,积热造成局部温度升高,形成热点,严重威胁工艺系统安全。解决上述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在活性炭输送系统中设置一台高效平衡式振动筛,由振动筛筛分出小颗粒活性炭,但由于活性炭粉尘和小颗粒比重较小,在除尘风的影响下,很难去除干净。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去除粉尘和细小颗粒的活性炭分选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活性炭静态分选装置,以有效去除粉尘和细小颗粒的活性炭,减小烟气阻力,保证烟气脱硫脱硝吸附塔正常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性炭静态分选装置,包括竖直分选筒和多个导料溜槽,所述竖直分选筒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竖直分选筒下端一侧设有进风口,上端一侧设有出风口;多个导料溜槽位于竖直分选筒内部并沿竖直方向排列,每个导料溜槽的一端与竖直分选筒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下倾斜,任意两个相邻的导料溜槽的固定端分别位于竖直分选筒的轴线两侧,从而使进入竖直分选筒的活性炭依次沿各导料溜槽折转滑落。
上述活性炭静态分选装置,所述竖直分选筒由上下两段连接而成,上段为横截面不变的分选筒直段,下段为上粗下细的分选筒锥段,进料口设置在分选筒直段的顶部,出料口设置在分选筒锥段底部,进风口设置在分选筒直段的下端一侧,出风口设置在分选筒直段的上端一侧,多个导料溜槽固定在分选筒直段的内壁上。
上述活性炭静态分选装置,所述分选筒直段为矩形筒,任意两个相邻的导料溜槽分别固定在矩形筒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
上述活性炭静态分选装置,所述导料溜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60°。
上述活性炭静态分选装置,所述导料溜槽的数量为2~4个。
上述活性炭静态分选装置,所述导料溜槽的下部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导料溜槽底部和分选筒直段的内壁固定连接。
上述活性炭静态分选装置,所述加强筋采用角钢制作,角钢的一个平面紧贴导料溜槽底部,同一导料溜槽底部相邻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为200~250mm。
上述活性炭静态分选装置,所述进风口位于最低导料溜槽的后方且低于导料溜槽的固定端。
上述活性炭静态分选装置,所述出风口位于次高导料溜槽的上方。
上述活性炭静态分选装置,所述出风口高于导料溜槽的固定端100~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钢铁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邯郸钢铁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24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铸棒机的气水混合冷却装置
- 下一篇:新型电子信息标识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