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球仪半球拉伸装置的成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61079.6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5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姚德君;李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乐奇文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10 | 分类号: | B29C5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球仪 半球 拉伸 装置 成型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球仪半球拉伸装置的成型机构,所述内模芯体的模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抽真空腔连通的主气孔以及辅助气孔,通过设置与抽真空腔连通的主气孔以及辅助气孔,主气孔能够实现将塑料片材吸附于成型凹模内表面,同时,通过辅助气孔能够使拉伸成型后的塑料片材吸附力更均匀分布,防止在凸模分离时的牵引力而导致的局部变形,使图案保持拉伸前比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球仪半球拉伸装置的成型机构。
背景技术
地球仪即地球的模型。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模型,市面上存在木质、陶瓷、玻璃等材质的地球仪模型,但是上述材质的地球仪成本较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降低成本,采用在半球的壳形球胆上喷涂胶水,然后将印有地图图案的塑料膜贴附于外球面上,需要先将地图裁剪为能够符合球面的复杂结构,以便更好的贴合在球面上,但是,仍然存在褶皱、位置不对应,裁剪缝隙处图案拼接不齐等问题,导致地球仪失去教学效果。现有技术中,采用将塑料片材在圆形半球面模具中热压形成图做成半球面,在热拉伸后期真空吸附时,成品在吸附点处会形成凸起,导致图形变形,同时,由于片材的阻挡,吸附只在顶部,导致片材其他部位存在形变,使圆球面使成品存在瑕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地球仪半球拉伸装置的成型机构,通过将印有地图的塑料片材拉伸实现成型,且吸附点光滑平整,图案变形小,而且制造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用于地球仪半球拉伸装置的成型机构,包括均能够适配地球仪半球面的成型凸模以及成型凹模,所述成型凸模与能加热所述成型凸模外表面的加热机构相连接,当所述成型凹模与成型凸模和模后,在所述的成型凹模内壁与所述成型凸模外壁之间形成半球面拉升成型腔,所述成型凹模包括相互套设装配的外模壳体以及内模芯体,位于所述外模壳体以及所述内模芯体之间预留有与抽真空机构相连通的抽真空腔,所述内模芯体的模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抽真空腔连通的主气孔以及辅助气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辅助气孔设置有若干个,且分布于所述内模芯体模壁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辅助气孔的孔径为0.5~1mm,小孔径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吸附力对塑料片材表面形成印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与抽真空腔连通的主气孔以及辅助气孔,主气孔能够实现将塑料片材吸附于成型凹模内表面,同时,通过辅助气孔能够使拉伸成型后的塑料片材吸附力更均匀分布,防止在凸模分离时的牵引力而导致的局部变形,使图案保持拉伸前比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凹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凹模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3,一种用于地球仪半球拉伸装置的成型机构,包括均能够适配地球仪半球面的成型凸模以及成型凹模1,成型凸模与能加热成型凸模外表面的加热机构相连接,当成型凹模与成型凸模和模后,在成型凹模内壁与成型凸模外壁之间形成半球面拉升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成型凹模1包括相互套设装配的外模壳体11以及内模芯体12,位于外模壳体11以及内模芯体12之间预留有与抽真空机构相连通的抽真空腔3,内模芯体12的模壁上设置有与抽真空腔连通的主气孔121以及辅助气孔122,辅助气孔122设置有若干个,且分布于内模芯体12模壁上,辅助气孔122的孔径为0.5~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乐奇文具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乐奇文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10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