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导管使用的密封瓶盖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60207.5 | 申请日: | 2021-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7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金瑛;景恒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肺科医院 |
| 主分类号: | B65D53/02 | 分类号: | B65D53/02;B65D2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导管 使用 密封 瓶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导管使用的密封瓶盖,包括瓶盖本体,瓶盖本体的顶壁内表面上设置有一密封垫;顶壁上设置有一导管孔,导管孔贯穿瓶盖本体和密封垫;顶壁上设置有一密封盖,密封盖的一端通过铰接部件与顶壁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件与顶壁连接式密封盖开/闭,且密封盖闭合时,导管孔被密封盖密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瓶盖,使瓶盖本体固定于药瓶上时,药瓶瓶口与密封圈形成过盈配合,密封性更加良好;还在瓶盖本体上设置一导管孔,在无需拆卸瓶盖本体的情况下即可将导管插入瓶盖本体内进行湿润,且密封盖与瓶盖本体铰接,便于打开和关闭,密封盖内还设置有一密封圈,在关闭密封盖时,使导管孔密封,避免药瓶内部收到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瓶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导管使用的密封瓶盖。
背景技术
在肺科临床监护中,对于进行了气管切开术,并放入金属气管套管和硅胶套管的病人,需要定时对内套管进行消毒或更换,在消毒后就需要重新插入套管,由于实施了气管切开术的病人,气道直接于外部空气接触,因此容易发生气道干燥的情况,且肺部容易出现炎症。因此,在重新插入套管之前需要对套管进行湿润。现行做法一般为将硅胶套管放入装有生理盐水药瓶的进行润湿,但是在病人较多时,润湿硅胶套管需要频繁打开药瓶盖,较为麻烦;若不使用药瓶盖,则药瓶内的生理盐水容易受到空气污染。
在临床中有部分医护人员使用硅胶瓶盖,对于生理盐水的密封性较好,但是硅胶瓶盖的拆卸更加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插入硅胶导管,密封性较好,且打开和关闭较为方便的密封瓶盖。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导管使用的密封瓶盖,包括瓶盖本体,瓶盖本体的顶壁内表面上设置有一密封垫;
顶壁上设置有一导管孔,导管孔贯穿瓶盖本体和密封垫;
顶壁上设置有一密封盖,密封盖的一端通过铰接部件与顶壁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件与顶壁连接使密封盖开/闭,且密封盖闭合时,导管孔被密封盖密封。
进一步地,瓶盖本体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螺纹,用以将瓶盖本体固定于药瓶。
进一步地,密封垫在远离顶壁的方向上延伸出一凸起的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与瓶盖本体侧壁的间距小于等于药瓶瓶口的厚度。
进一步地,密封盖与导管孔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直径大于等于导管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第二密封圈和/或密封垫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
进一步地,铰接部件包括设置于密封盖一端的旋转铰接孔和顶壁上与旋转铰接孔匹配的固定铰接孔,旋转铰接孔和固定铰接孔通过旋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部件包括分别设置于密封盖和顶壁上的匹配的扣位。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导管使用的密封瓶盖,在瓶盖内的底部设置一密封垫,密封垫上设置有密封圈,使瓶盖本体固定于药瓶上时,药瓶瓶口与密封圈形成过盈配合,密封性更加良好;还在瓶盖本体上设置一导管孔,在无需拆卸瓶盖本体的情况下即可将导管插入瓶盖本体内进行湿润,且密封盖与瓶盖本体铰接,便于打开和关闭,密封盖内还设置有一密封圈,在关闭密封盖时,使导管孔密封,避免药瓶内部受到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便于导管使用的密封瓶盖的仰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便于导管使用的密封瓶盖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便于导管使用的密封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肺科医院,未经上海市肺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02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烷基化产物分离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固定机构的防火板打孔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