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添加剂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60063.3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35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骏旗机械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45/16;C02F1/4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黄诗锦;蔡学俊 |
地址: | 36226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添加剂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添加剂回收装置,包括气固分离组件、冷凝发生组件及冷凝管组,气固分离组件的排气口与冷凝管组的输入端连通,冷凝管组的输出端经排液管与油水分离器相连,冷凝发生组件对冷凝管组的周侧壁进行冷凝。气固分离组件将烟气中的粉尘进行分离,分离后气体通入冷凝管组内,气体在冷凝管组的周侧壁发生液化,形成油水,油水沿着冷凝管组流动并从其输出端排放至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将油、水分离,最终实现液体添加剂的回收。本实用新型先利用气固分离组件对粉尘进行分离,之后气体在冷凝管内螺旋流动并在冷凝管的周侧壁液化,最后通过油水分离器对油水处理,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实现烟气中液体添加剂的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添加剂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带材的制作工艺中,有些工艺过程会产生烟气,若是将烟气直接排放,则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同时因聚四氟乙烯带材的混料工艺中需要加入适当比例的液体添加剂,例如煤油、烷烃等,这就使得烟气中还含有油气分子,若是能将油气分子冷凝后进行回收,那可降低资源的浪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案由此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体添加剂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添加剂回收装置,包括气固分离组件、冷凝发生组件以及冷凝管组,所述气固分离组件的排气口与冷凝管组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冷凝发生组件对冷凝管组进行冷凝。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管组包括若干根依次串联的冷凝管。
进一步的,所述气固分离组件为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的排气口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直径大于冷凝管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与冷凝管组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膨胀箱。
进一步的,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上端进气口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侧壁设置有用于与雾化装置相连接的雾化口。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管的内部同轴设置有用于使气体呈螺旋流动的螺旋状导流片。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管组的输出端经排液管与油水分离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发生组件为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冷气输出端正对冷凝管组的周侧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先利用旋风分离器对粉尘进行分离,之后利用气体在冷凝管内螺旋流动并在冷凝管的周侧壁液化,最后通过油水分离器对油水分离处理,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实现烟气中液体添加剂的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凝管的局部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风分离器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纵向”、“ 横向”、“ 上”、“ 下”、“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骏旗机械工贸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骏旗机械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00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活性炭造粒烘干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乳腺手术摆位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