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稻育秧盘自动卸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59918.0 | 申请日: | 2021-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1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秦启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牡丹江瑞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1/42 | 分类号: | B29C51/4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壹手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7 | 代理人: | 彭啟强 |
| 地址: | 157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育秧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育秧盘自动卸盘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横杆上安装有传送轮,两个所述传送轮之间固定有第一传送带;还包括长条磁铁,所述长条磁铁均匀固定于所述传送带表面;还包括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下方;还包括托盘和网筛罩,所述托盘为铁皮围成的长方体,所述网筛罩为不锈钢网筛围成的长方体;所述托盘吸附于所述长条磁铁上,所述网筛罩倒扣于所述托盘内;本实用新型避免了育秧盘烘干后到完全冷却期间的人工接触,提高了育秧盘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育秧盘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育秧盘自动卸盘装置。
背景技术
育秧盘是水稻插秧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稻秧的育苗过程。育秧盘是以聚氯乙烯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配方加工吸塑而成,具有重量轻、易搬运、便于贮藏保管、使用成本低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育秧盘需要经过吸塑成型和烘干后才可使用,且刚成型烘干的育秧盘都需要人工搬运收纳,此时的育秧盘温度较高,人工处理易产生变形、损坏的现象,导致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育秧盘自动卸盘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横杆上安装有传送轮,两个所述传送轮之间固定有第一传送带;还包括长条磁铁,所述长条磁铁均匀固定于所述传送带表面;还包括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下方;还包括托盘和网筛罩,所述托盘为铁皮围成的长方体,所述网筛罩为不锈钢网筛围成的长方体;所述托盘吸附于所述长条磁铁上,所述网筛罩倒扣于所述托盘内。
较佳的,还包括风箱,所述风箱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一侧,所述风箱内部设置有若干风扇,所述风扇正对所述第一传送带。
较佳的,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另一侧,与所述第一传送带距离略大于所述长条磁铁的厚度。
较佳的,所述托盘上开口大于所述网筛罩下开口。
较佳的,还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设置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传送带之间缝隙的正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传送带上设置长条磁铁,使育秧盘跟随铁质托盘固定于传送带上,并经由惯性实现育秧盘的翻转,使其跟随网筛罩共同翻转下落,增加育秧盘的冷却面积,并运送至下一单元;在翻转期间,风箱可通过风冷实现育秧盘的快速冷却,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箱侧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长条磁铁安装图;
图中:1支架、2传送轮、3第一传送带、4长条磁铁、5第二传送带、6托盘、7网筛罩、8风箱、9风扇、10限位块、11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瑞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牡丹江瑞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99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滴漏粉墙滚筒刷
- 下一篇:一种带行驻集成制动功能的轮毂驱动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