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黑水虻养殖卸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58606.8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4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傑;杨逢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布鲁普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西安维赛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7 | 代理人: | 刘艳霞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黑水 养殖 卸料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黑水虻养殖卸料系统,括固定框架、承重框架和料仓,所述固定框架套设于承重框架内,且料仓位于固定框架和承重框架的下方;上述固定框架和承重框架均为立方体状,固定框架内用于放置黑水虻养殖架;所述固定框架位于所述承重框架内腔的一端,内腔的其他部分对应下方料仓之间为敞口设置;上述固定框架的上部与承重框架的上部通过牵引装置相连接;固定框架的下部与料仓通过第一转轴相连接。实现了连续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黑水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黑水虻养殖卸料系统。
背景技术
黑水虻学名亮斑扁角水虻,是双翅目水虻科亮斑扁角属昆虫,幼虫具有腐食性,目前广泛应用于餐厨垃圾、禽畜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处理方面。黑水虻幼虫能将有机废弃物中的营养成分转化为自身物质,转化完成后的虫沙能作为有机肥使用。
黑水虻幼虫营养价值高,约含42%~44%的粗蛋白、31%~35%的粗脂肪、4.8%~5.1%的钙、0.60%~0.63%的磷、11%~15%的灰分,可以直接用来养殖禽类、蛙、鱼和虾蟹等,也可以加工成虫干作为饲料成分。黑水虻幼虫随着体节变清晰和体色变深,幼虫发育分为6个阶段。规模化养殖中,都是以体型较大的5龄幼虫为养殖终产物。
养殖黑水虻需要承载黑水虻幼虫和饲料的设备。承载设备需设四面围板,防止黑水虻幼虫逃离。目前,黑水虻养殖行业承载虫、料的设备有养殖盒、养殖槽、养殖地池等,从此类养殖设备中分离收集黑水虻幼虫和虫沙难以实现高效率和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黑水虻养殖卸料系统。实现了连续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黑水虻养殖卸料系统,包括固定框架、承重框架和料仓,所述固定框架套设于承重框架内,且料仓位于固定框架和承重框架的下方;上述固定框架和承重框架均为立方体状,固定框架内用于放置黑水虻养殖架;所述固定框架位于所述承重框架内腔的一端,内腔的其他部分对应下方料仓之间为敞口设置;
上述固定框架的上部与承重框架的上部通过牵引装置相连接;固定框架的下部与料仓通过第一转轴相连接;以实现如下功能:牵引装置释放,固定框架绕第一转轴朝向远离与承重框架相邻的一侧的料仓内倾斜,将黑水虻养殖架内的物料倾倒入料仓内;倾倒完毕后,在牵引装置的牵拉作用下,固定框架复位。
进一步地,该固定框架的底部设置有一承载面,当固定框架放置于料仓上时,所述承载面贴于所述料仓的开口。
进一步地,该牵引装置包括相平行设置的传动轴和轴承杆,还包括两个第二转轴,所述传动轴和轴承杆,均位于固定框架和承重框架的长边相贴合的一端的顶部,且对应的两端设置于承重框架相对的两边上,靠近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卷轴,所述卷轴与牵引电机相连接;靠近所述轴承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导向轴承,各所述导向轴承与对应端的卷轴的位置相对应;两个第二转轴,设置于固定框架的不与承重框架相贴合的长边的两端,且与同侧的导向轴承和卷轴的位置相对应;同一侧的所述第二转轴和导向轴承上用于承载牵引钢丝,所述牵引钢丝的一端由第二转轴上绕过,固定于固定框架上;所述牵引钢丝的另一端绕过导向轴承与卷轴相连接,在所述牵引电机的带动下,实现对牵引钢丝的释放或牵引。
进一步地,该料仓为倒锥台状,其底部设置有隔仓式皮带线,用于承接输送料仓内的物料;所述皮带线的宽度与料仓底部的宽度相一致。
进一步地,该料仓设置于地面以下,且其开口位置与地面相平齐。
本实用新型黑水虻养殖卸料系统具有如下优点:1.效率高,可一次完成多个养殖盒的卸料,收集120公斤黑水虻幼虫和480公斤虫沙仅需1分钟。2.实现了自动化,无需人员辅助。3.倾倒物料时,对前序的养殖架无需拆卸,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黑水虻养殖卸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布鲁普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布鲁普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8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肿瘤内科的改进型引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抗疲劳冲击的压力变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