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丝导丝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57933.1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27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孟波;乔吉春;许慧敏;李倩倩;刘晓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力新材料科技(日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30 | 分类号: | B65H49/30;B65H49/34;B65H57/14;B65H67/02;B23K37/00;B23K9/133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卓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丝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丝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焊丝导丝机构,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两侧边缘处分别设有导丝机构与调节机构,且底座的上端中部设有导向机构,导丝机构包括位于底座上方一侧边缘处的卷丝盘,卷丝盘的内部开设有孔槽,孔槽的内壁两侧边缘处均贴合设置有锥形块,其中一块锥形块远离卷丝盘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另一块锥形块远离卷丝盘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圆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焊工在使用焊丝进行焊接的过程中可实现对用于收纳并可将焊丝向外导出的卷丝盘进行快速简便的拆装的效果,且可对不同规格的卷丝盘进行快速简便的拆装,同时焊丝的导向角度可进行调节,可适用于不同的焊接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丝导丝机构。
背景技术
焊丝是作为填充金属或同时作为导电用的金属丝焊接材料,在气焊和钨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时,焊丝用作填充金属;在埋弧焊、电渣焊和其他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时,焊丝既是填充金属,同时焊丝也是导电电极,焊丝的表面不涂防氧化作用的焊剂,焊工为保证焊接质量与焊接效率,通常都会使用焊丝导丝机构将焊丝对着焊接点进行自动导出,焊丝通常都是缠绕在卷丝盘上,由卷丝盘将焊丝向外导出,现有的卷丝盘为利于安装通常都会在卷丝盘的内部开设一个孔槽,但是现有的焊丝导丝机构不便于拆装卷丝盘,对卷丝盘的更换造成不便,同时现有的焊丝导丝机构不便于对焊丝的导向角度进行调节,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焊丝导丝机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焊丝导丝机构,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两侧边缘处分别设有导丝机构与调节机构,且底座的上端中部设有导向机构,导丝机构包括位于底座上方一侧边缘处的卷丝盘,卷丝盘的内部开设有孔槽,孔槽的内壁两侧边缘处均贴合设置有锥形块,其中一块锥形块远离卷丝盘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另一块锥形块远离卷丝盘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圆盘,圆盘远离锥形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活动贯穿于L型块,且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拨动块,圆盘与L型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位于连杆的外侧,L型块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后端外壁边缘处上,电机与底座之间设有固定机构。
优选的,调节机构包括竖直连接在底座上端另一侧边缘处上的立柱,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凹型板,凹型板的内部两侧垂直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轴,两根连接轴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套,立柱的外壁两侧均水平连接有拼接板,两块拼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柱,螺柱的外壁螺纹套接有连接环,连接环与导向套之间转动连接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呈倾斜设置,所述连接环与立柱之间设有限位机构。
优选的,位机构包括滑槽与滑块,滑槽开设在立柱的外壁上,滑块固定连接在连接环的外壁上,且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
优选的,立柱的上端活动贯穿于其中一块拼接板的内壁,且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优选的,导向机构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支撑板,两块支撑板均竖直连接在底座的上端,且两块支撑板均位于卷丝盘与导向套之间,且两块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两根导向辊,两根导向辊呈竖向对称设置。
优选的,固定机构包括L型板,L型板的固定套设在电机的外壁上,且L型板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前端外壁边缘处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导丝机构、调节机构与导向机构,焊工在使用焊丝进行焊接的过程中,可对用于收纳并可将焊丝向外导出的卷丝盘进行快速简便的拆装,而且还可对不同规格的卷丝盘进行快速简便的拆装,同时焊丝在被导出的过程中可对焊丝的导向角度进行调节,可适用于不同的焊接环境,从而达到了焊工在使用焊丝进行焊接的过程中可实现对用于收纳并可将焊丝向外导出的卷丝盘进行快速简便的拆装的效果,且可对不同规格的卷丝盘进行快速简便的拆装,同时焊丝的导向角度可进行调节,可适用于不同的焊接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力新材料科技(日照)有限公司,未经聚力新材料科技(日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79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