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竹缠绕复合管生产的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56065.5 | 申请日: | 2021-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34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远荣;罗鹏飞;赖征胜;俞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竹海(福建)管道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04 | 分类号: | B65G67/04;B65G35/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黄旭君 |
地址: | 364100 福建省龙岩***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缠绕 复合管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竹缠绕复合管生产的上料装置,包括驱动滑轨,所述驱动滑轨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小车,两个所述移动小车的顶部均安装有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转动连接有缠绕模管,所述驱动滑轨包括两个轨道,两个所述轨道之间通过两个支架安装有无杆气缸座,且无杆气缸座上滑动连接有滑座,所述移动小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四个轨轮,本实用新型涉及竹缠绕复合管生产技术领域。该用于竹缠绕复合管生产的上料装置,通过设置有两个轴承座,将两个轴承座与缠绕模管的两端安装,利用电葫芦可以将缠绕模管吊运至两个移动小车的顶部,再通过无杆气缸座推动移动小车实现上料作业,安装简单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缠绕复合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竹缠绕复合管生产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竹缠绕复合管是一种以竹子为基材,采用机械缠绕方式,以树脂为胶黏剂,采用缠绕工艺加工成型的新型生物基管道,替代螺旋焊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等传统管道,可广泛应用于农水、石化、城建、住宅、储运等领域。
现有的竹缠绕复合管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将竹质薄片缠绕在模管上,进行相应的处理后使得缠绕成型后,再进行脱管,从而得到竹缠绕复合管,而在模管上料时,往往由于其较大的体积,上料十分不便,现有的方式通常采用滑台结构来实现模管的上料,而需要进行模管与滑台的安装,安装作业繁琐,降低了工作效率,且滑台的长度固定,针对不同长度的模管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用于竹缠绕复合管生产的上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竹缠绕复合管生产的上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模管的上料,需要进行模管与滑台的安装,安装作业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竹缠绕复合管生产的上料装置,包括驱动滑轨,所述驱动滑轨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小车,两个所述移动小车的顶部均安装有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转动连接有缠绕模管,所述驱动滑轨包括两个轨道,两个所述轨道之间通过两个支架安装有无杆气缸座,且无杆气缸座上滑动连接有滑座,所述移动小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四个轨轮,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轴承座包括卡块,所述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吊耳,所述缠绕模管包括管件,所述管件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封板,所述封板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管和轴杆。
优选的,两个所述轨道相互平行,所述轨道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堵头,所述无杆气缸座沿轨道的长度方向分布。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架呈对称分布,所述无杆气缸座的两端分别贯穿于两个支架并与两个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座的顶部与位于前侧的移动小车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四个所述轨轮呈矩形阵列分布,且四个轨轮均分为两组并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轨道上。
优选的,两个所述卡块分别活动嵌设在两个卡槽内,两个所述轴杆分别通过两个轴承与两个卡块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管件、封板、延伸管和轴杆轴线所在的直线相重合,所述延伸管活动延伸至管件的内部,所述延伸管的外壁与管件的内壁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竹缠绕复合管生产的上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竹缠绕复合管生产的上料装置,通过设置有两个轴承座,将两个轴承座与缠绕模管的两端安装,利用电葫芦可以将缠绕模管吊运至两个移动小车的顶部,再通过无杆气缸座推动移动小车实现上料作业,安装简单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2)、该用于竹缠绕复合管生产的上料装置,通过设置有两个移动小车,一个移动小车与滑座固定连接,另一个移动小车活动滑动连接在两个轨道上,通过调节两个移动小车之间的间距,可以适配不同长度的缠绕模管,使用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竹海(福建)管道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鑫竹海(福建)管道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6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式控温摇床
- 下一篇: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