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用高亮平行同轴线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55968.1 | 申请日: | 2021-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0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苏乃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盟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5/02;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方小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用高亮 平行 同轴线 光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轴光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用高亮平行同轴线光源,包括底座、铝基板、若干LED灯源、聚光棒、复合增亮膜、分光镜和顶板,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端盖,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前盖板的上侧设置有增透镜,所述后盖板的上侧设置有透光槽。本实用新型在聚光棒和分光镜之间增设复合增亮膜,利用增亮膜特殊的棱镜结构,通过折射、全反射、光积累等光学原理,可以使各方向的光线向中心视角集中,从而提高光线的亮度以及平行度,把平行线光源和同轴光源结合一起,把二者特色结合一起,既可实现高亮又可实现光路转角,能够兼容镜面和哑光工件表面检测,应用场景更宽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轴光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用高亮平行同轴线光源。
背景技术
在机器视觉系统中,光源是决定机器视觉系统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光源,可以使图像中的目标特征与背景信息得到分离,从而大大降低图像处理的难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现有同轴光源存在照度不均匀/高亮状态发热烫/不可实现平行光路,这样增加打光难度,针对一些高速拍摄产品,照度要求达不到要求,针对拍摄轻微划伤产品,均匀度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用高亮平行同轴线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检测用高亮平行同轴线光源,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铝基板,所述铝基板上设置有若干LED灯源,所述LED灯源的上方设置有聚光棒,所述聚光棒的上方设置有复合增亮膜,所述复合增亮膜的上方设置有分光镜,所述分光镜的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端盖,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前盖板的上侧设置有增透镜,所述后盖板的上侧设置有透光槽,所述端盖的上端、前盖板的上端和后盖板的上端均与顶板连接。
其中,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的底部装设有若干散热风扇。
其中,所述复合增亮膜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复合的下增亮膜、上增亮膜和扩散膜,所述下增亮膜和上增亮膜均为棱镜膜,所述下增亮膜和上增亮膜的棱镜条纹相互垂直。
其中,所述复合增亮膜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复合的下扩散膜、增亮膜和上扩散膜。
其中,所述聚光棒为透明石英玻璃棒。
其中,所述分光镜斜向45°设置,所述增透镜设置于分光镜的透射光出口一侧,所述透光槽设置于分光镜的反射光出口一侧。
其中,所述端盖对应聚光棒和分光镜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聚光棒和分光镜之间增设复合增亮膜,利用增亮膜特殊的棱镜结构,通过折射、全反射、光积累等光学原理,可以使各方向的光线向中心视角集中,从而提高光线的亮度以及平行度,把平行线光源和同轴光源结合一起,把二者特色结合一起,既可实现高亮又可实现光路转角,能够兼容镜面和哑光工件表面检测,应用场景更宽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复合增亮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底座、11-散热鳍片、12-散热风扇、2-铝基板、3-聚光棒、4-复合增亮膜、41-下增亮膜、42-上增亮膜、43-扩散膜、5-分光镜、6-端盖、7-前盖板、71-增透镜、8-后盖板、81-透光槽、9-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盟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盟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59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毒品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