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圈结构和电机电控二合一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54538.8 | 申请日: | 2021-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6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马超;党彦明;胡强强;张文辉;郑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10 | 分类号: | H02K5/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梁爽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结构 机电 二合一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密封圈结构和电机电控二合一设备。其中,密封圈结构包括第一密封主体和第二密封主体;第二密封主体设于第一密封主体的外侧壁,第二密封主体的远离第一密封主体的端面开设有贯通至第一密封主体的内侧表面的过线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提升密封圈结构的集成度,以简化电机电控二合一设备的装配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电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圈结构以及应用该密封圈结构的电机电控二合一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一体式电机电控二合一设备包括电机和电控器两部分,电机中应用的旋转变压器需要引出连接线以与电控器实现电连接,以通过电控器控制电机工作。目前在组装过程中,电机的旋转变压器与连接线之间需要使用一对接插件实现密封连接,电控器与连接线之间也需要使用一对接插件实现密封连接,同时还需要在连接线的外侧设置密封结构对连接线进行密封,因此,电控器与连接线之间、电控器与连接线之间以及连接线的外侧需要独立设置的三个密封结构对三个位置分别进行密封,密封结构的集成度低,导致装配过程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密封圈结构,旨在提升密封圈结构的集成度,以简化电机电控二合一设备的装配过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密封圈结构,包括:
第一密封主体;和
第二密封主体,所述第二密封主体设于所述第一密封主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密封主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密封主体的端面开设有贯通至所述第一密封主体的内侧表面的过线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主体的表面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沿所述第二密封主体的周向环绕设置,且所述环形凹槽贯通至所述第二密封主体的靠近所述第一密封主体的外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过线孔的孔壁用于与连接线的外壁过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过线孔的孔壁开设有若干形变空间,若干所述形变空间沿所述过线孔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过线孔的远离所述第二密封主体的孔壁设有导向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主体的横截面呈菱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受压方向上,所述第一密封主体具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机电控二合一设备,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壳体和旋转变压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旋转变压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容置槽;
电控器,所述电控器与所述电机间隔设置;
密封圈结构,所述密封圈结构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密封圈结构的第一密封主体环绕所述旋转变压器设置,所述密封圈结构的第二密封主体插设于所述安装槽,且所述第二密封主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密封主体的端面开设有贯通至所述第一密封主体的内侧表面的过线孔;以及
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容置槽和所述过线孔,并电连接于所述旋转变压器,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控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底壳,并与所述底壳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且所述盖板的面向所述底壳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密封主体抵接;所述容置槽开设于所述底壳的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壳的面向所述盖板的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环绕所述旋转变压器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主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45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换热组件及水冷变频器
- 下一篇:一种分离式散热的工业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