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硅酸盐水泥窑内脱硝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51947.2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52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蔡松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运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8;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薛纪表 |
地址: | 3145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酸盐水泥 窑内 装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泥脱硝技术领域,尤其为硅酸盐水泥窑内脱硝装备,包括煅烧炉,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高温煅烧箱,煅烧炉的下端面设置有原料出口,煅烧炉的上端面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输送管,第一输送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内侧面设置有耐高温密封环,移动块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螺母,反应炉的一侧设置有加湿器,反应炉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过滤网与加湿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杆,使反应炉牢牢的固定住,避免因反应炉不牢固导致反应炉跌落,使有毒气体散发造成酸雨的问题,通过设置过滤网,使较大的颗粒灰尘能够过滤掉,避免了较大颗粒进入反应炉中,提高了脱硝装置的脱硝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脱硝技术领域,具体为硅酸盐水泥窑内脱硝装备。
背景技术
水泥窑炉是典型高排放工业窑炉,尤其是氮氧化物的排放,氮氧化物以及硫化物能够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们身体健康,污染大气环境,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降低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的呼声越来越高,水泥行业已成为继电力、汽车之后的第三大氮氧化物排放源。
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硅酸盐水泥脱硝装备中,反应炉由于固定不稳定,造成焊接处断裂使反应炉跌落,使反应炉中的有毒气体散发到空气中,导致酸雨的形成。
2、现有的硅酸盐水泥脱硝装备中,在煅烧时会产生较大的灰尘颗粒,这些灰尘颗粒如不及时过滤会进入到反应炉中,影响脱硝装置的脱硝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硅酸盐水泥窑内脱硝装备,解决了由于侵蚀造成输气管道出现裂缝与脱硝装置的脱硝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硅酸盐水泥窑内脱硝装备,包括煅烧炉,所述煅烧炉的一侧设置有原料输送口,所述煅烧炉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高温煅烧箱,所述煅烧炉的下端面设置有原料出口,所述煅烧炉的上端面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侧面设置有耐高温密封环,所述移动块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移动块的一侧设置有反应炉,所述反应炉的一侧设置有加湿器,所述反应炉的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面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侧设置有液氨罐,所述液氨罐的下端面设置有氮氧化合物脱硝炉,所述氮氧化合物脱硝炉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输送管,所述第四输送管的一侧设置有二氧化硫脱硝炉,所述二氧化硫脱硝炉的下端面设置有沉淀口,所述二氧化硫脱硝炉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输送管,所述第三输送管的一侧设置有烟筒,所述反应炉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过滤网与加湿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原料输送口镶嵌于靠近煅烧炉的一侧,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靠近煅烧炉的另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温煅烧箱镶嵌于靠近固定块的一侧,所述原料出口固定连接于煅烧炉的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垫的材质为柔性石墨盘根,所述第一输送管内嵌于密封垫的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块的材质为油钢,所述耐高温密封环镶嵌于移动块的内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螺母转动连接于移动块的上端面,所述反应炉固定连接于靠近第一输送管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湿器镶嵌于靠近反应炉的一侧,所述支撑杆焊接于反应炉的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输送管固定连接于支撑块的下端面,所述过滤网内嵌于反应炉的内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硅酸盐水泥窑内脱硝装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运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运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1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