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照准棱镜用的自动对中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48842.1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0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李邱林;唐锡彬;徐静;王得洪;王宏胜;王建成;赵乐;杨乾;欧如坪;任文龙;程伟;皇建;袁华旭;廖乾旭;郎学健;黎东;母兴安;熊梓任;郭椿辉;郎学茂;黎骏;罗方安;陈星霖;张毅;罗东;覃发欢;卢应俊;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G01C15/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彪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照准 棱镜 自动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照准棱镜用的自动对中支架,包括:对中支架;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配重块,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棱镜本体,棱镜本体、配重块和连接杆的重心位于连接杆上,棱镜本体、配重块和连接杆的重心位于万向活动节下,连接杆中部通过万向活动节连接在对中支架上部。以解决现有技术检测棱镜本体是否在待测点正上方存在一是误差大,并且误差会随着支撑杆高度的增加越来越大;二是方差大,不同人检测的结果不一样,同一个人不同时刻检测结果也不一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准棱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准棱镜用的自动对中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照准棱镜,包括棱镜本体和对中支架,对中支架为一带刻度的伸缩杆,伸缩杆上端连接棱镜本体。使用时将对中支架下端插入待测量点的土地上,时棱镜本体位于待测量点正上方,由于地面时长有遮挡物,因此需要调节对中支架的高度以边测量者处发出的光线能够到达棱镜本体内,以便测量。但是操作者将对中支架插入地面后需要检查对中支架是否竖直,以确保棱镜本体是否在待测量点正上方,但目视检测一是误差大,并且误差会随着支撑杆高度的增加越来越大;二是方差大,不同人检测的结果不一样,同一个人不同时刻检测结果也不一样,这导致棱镜本体在地面上摆放的位置不准确,从而导致结果测量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照准棱镜用的自动对中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照准棱镜用的自动对中支架,包括:
对中支架;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配重块,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棱镜本体,棱镜本体、配重块和连接杆的重心位于连接杆上,棱镜本体、配重块和连接杆的重心位于万向活动节下,连接杆中部通过万向活动节连接在对中支架上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
激光测距仪,所述激光测距仪固定连接在配重块下部,激光测距仪发出的激光位于连接杆中轴线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激光测距仪电连接;
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活动节包括:
活动球,所述活动球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上,连接杆通过活动球中心;
容纳器,所述容纳器上设有上下连通的活动孔,活动孔内壁为与活动球相匹配的球面,活动孔球心到活动孔位于容纳器上部和下部的距离小于活动孔半径,活动球活动安装在活动孔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
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孔开设在容纳器侧部,固定螺孔贯通容纳器内外表面;
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与固定螺孔相匹配,固定螺栓长度大于固定螺孔长度,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在固定螺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栓端部固定连接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对中支架包括:
连接平台,所述连接平台中部开有上下贯通的通孔,通孔直径大于活动孔位于容纳器下部的开口,容纳器设置在连接平台上;
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包括3根,支撑脚为带长度锁定的伸缩杆,3根支撑脚上端与连接平台铰接,3根支撑脚上端与连接平台的铰接点绕连接通孔中轴线均匀分布,支撑脚上端与连接平台的铰接转轴与通孔中轴线垂直, 3根支撑脚上端与连接平台的铰接转轴中轴线的延长线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平台上表面为与连接通孔中轴线垂直的平面,容纳器下表面为平面,容纳器下表面活动放置在连接平台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平台为磁铁,容纳器为铁磁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488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