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45839.4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6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协恒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郭春远 |
地址: | 202156 上海市崇明区新河***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预制 吊装 叠合 立柱 | ||
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柱体(1)内纵向设置一组预应力钢筋(2),预应力钢筋(2)上端伸出柱体(1)顶面,而且柱体(1)顶面固定吊钩(11);柱体(1)底段外壁上设置套筒出浆孔(3)和套筒灌浆孔(4),同时,由柱体(1)内部设置有由底面到柱体(1)至少一侧外壁上连通的排气孔(10)。结构上增设排气通道和套筒灌注通道,通过这些构造措施,保证了叠合梁结构保证牢固结合,以及整体稳定与安全。减轻装配重量,不仅免模施工,还可免支撑,可以降低工程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同时方便运输,更便于吊装。结构的整体性也相对较好,减小现浇柱钢筋绑扎难度,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工程量,缩短工期,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改进技术,尤其是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
背景技术
叠合梁是分两次浇捣混凝土的梁,第一次在预制场做成预制梁;第二次在施工现场进行,当预制梁吊装安放完成后,再浇捣上部的混凝土使其连成整体。叠合梁按受力性能又可为“一阶段受力叠合梁”和“二阶段受力叠合梁”两类。
叠合梁按受力性能又可分为“一阶段受力叠合梁”和“二阶段受力叠合梁”二类。前者是指施工阶段在预制梁下设有可靠支撑,能保证施工阶段作用的荷载不使预制梁受力而全部传给支撑,待叠合层后浇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拆除支撑,而由整个截面来承受全部荷载;后者则是指施工阶段在简支的预制梁下不设支撑,施工阶段作用的全部荷载完全由预制梁承担。
现有叠合梁构件混凝土结构成型存在瑕疵,预浇筑过程中套筒灌注通道不规范,排气通道不畅,使得在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两者之间的结合面上存在薄弱环节,限制了产品的性能和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包括柱体、预应力钢筋和吊钩;柱体内纵向设置一组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上端伸出柱体顶面,而且柱体顶面固定吊钩;柱体底段外壁上设置套筒出浆和套筒灌浆孔,同时,由柱体内部设置有由底面到柱体至少一侧外壁上连通的排气孔。
尤其是,柱体顶面为粗造面。
尤其是,柱体底段外壁纵向开连接槽。预应力钢筋底端在柱体底部内折弯并在连接槽内部露出。套筒出浆孔和套筒灌浆孔位于连接槽两端。
尤其是,柱体至少一侧外壁上有斜撑接孔。
尤其是,柱体内纵、横向均匀分布有柱横筋和柱纵筋。
尤其是,柱体底面中部凹入有锥斗形底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减轻装配重量,不仅免模施工,还可免支撑,可以降低工程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同时方便运输,更便于吊装。结构的整体性也相对较好,减小现浇柱钢筋绑扎难度,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工程量,缩短工期,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内部钢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吊钩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柱体、2-预应力钢筋、3-套筒出浆孔、4-套筒灌浆孔、5-连接槽、6-斜撑接孔、7-柱横筋、8-柱纵筋、9-底槽、10-排气孔、11-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协恒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协恒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458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标纸智能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稳定性高的钢结构钢桁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