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雾霾浓度检测及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43099.0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0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祁韵好;周帆涛;宁怡辰;侯胜蕾;巨昕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刘庆 |
地址: | 71005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浓度 检测 预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雾霾浓度检测及预警装置,包括箱体、检测设备、处理箱和底座,所述箱体的上方设置有顶盖,且顶盖的内部设置有内芯,并且内芯安装在箱体上,所述内芯的内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检测设备安装在抽气泵的下端,且检测设备的右端安装有预警器,所述底座设置在箱体的下方,且底座的下端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安装有驱动杆,且驱动杆上连接有驱动轮,所述底座的前端安装有缓冲板,且缓冲板的内侧表面安装有第一弹簧,并且缓冲板的外侧粘贴连接有橡胶材料的连接板。该室内雾霾浓度检测及预警装置,便于移动,检测的范围较广,且便于对检测后的空气进行处理,并且整个装置具有缓冲保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霾浓度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内雾霾浓度检测及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空气质量越来越差,雾霾程度越来越严重,为了防止空气质量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大多数人选择在室内设置雾霾检测装置,以便于实时获知室内空气是否安全,当雾霾浓雾超标后,可进行预警,提醒用户进行及时的净化空气。
但是现有的室内雾霾浓度检测及预警装置往往不便于移动,检测的范围较小,且不便于对检测后的空气进行处理,并且整个装置不具有缓冲保护结构,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室内雾霾浓度检测及预警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雾霾浓度检测及预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数室内雾霾浓度检测及预警装置不便于移动,检测的范围较小,且不便于对检测后的空气进行处理,并且整个装置不具有缓冲保护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雾霾浓度检测及预警装置,包括箱体、检测设备、处理箱和底座,所述箱体的上方设置有顶盖,且顶盖的内部设置有内芯,并且内芯安装在箱体上,所述内芯的内部设置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下端安装在抽气泵上,所述检测设备安装在抽气泵的下端,且检测设备的右端安装有预警器,所述检测设备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底部连接有控制件,所述处理箱设置在箱体的内部下端,且处理箱的上端安装有干燥盒,并且干燥盒的上方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底座设置在箱体的下方,且底座的下端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安装有驱动杆,且驱动杆上连接有驱动轮,所述底座的前端安装有缓冲板,且缓冲板的内侧表面安装有第一弹簧,并且缓冲板的外侧粘贴连接有橡胶材料的连接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室内进行自动移动,使得该装置能够在室内的各个角度进行移动,从而增大该装置的检测面积,进而增强检测的效率,并且对检测后的气体进行处理,一定程度上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具有缓冲保护作用,防止底座在移动过程中的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盖的外表面呈蜂窝状结构,且顶盖的下端与箱体的上端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顶盖上的蜂窝状结构,对空气中的灰尘和异物进行过滤处理,防止异物进入箱体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芯的表面呈多孔状结构,且内芯在箱体的上端为拆卸结构,并且内芯与进气管的连接方式为嵌套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内芯进行拆卸更换,从而对内芯上的灰尘进行清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件包括固定块、横板、第二弹簧、控制块和固定管,固定块的上端安装有横板,横板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下端连接有控制块,固定块的底部安装有固定管,所述横板的表面呈蜂窝状结构,且横板与控制块构成伸缩结构,并且横板与固定块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控制件的作用对连接管的空气流向进行控制,防止处理箱内部的液体回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且缓冲板在底座上为伸缩结构,并且缓冲板上的连接板外表面呈凹凸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430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