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扁型多对高速率数据传输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42378.5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4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于国庆;李军;陈海侨;胡光祥;贾利宾;张如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2 | 分类号: | H01B11/02;H01B7/08;H01B7/17 |
代理公司: | 东莞众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1 | 代理人: | 何恒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扁型多 速率 数据 传输线 | ||
1.一种扁型多对高速率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传输线对及外包覆层,所述多个传输线对竖向设置并且呈“一”字型排列在外包覆层内部;所述外包覆层由半导电屏蔽层和外护套层组成,所述半导电屏蔽层和外护套层为一次挤出成型的双层共挤结构,半导电屏蔽层位于内部并且包覆于传输线对外部,外护套层位于半导电屏蔽层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型多对高速率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传输线对等间距排列,每个传输线对外部均包覆半导电屏蔽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型多对高速率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对数量为八个。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扁型多对高速率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对包括内导体、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屏蔽层、地线和内被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覆于内导体之外,所述第二绝缘层包覆于第一绝缘层之外,所述屏蔽层包覆于第二绝缘层之外,所述地线设置于屏蔽层的外侧,所述内被层包覆于屏蔽层和地线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型多对高速率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数量为两根,所述地线数量为两根,所述第一绝缘层分别单独包覆于每根内导体之外,所述第二绝缘层同时包覆于两个并列放置的第一绝缘层之外,所述两根地线位于屏蔽层两侧,所述内被层包覆于两根地线和屏蔽层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型多对高速率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和地线为单根或多股的金属线,所述金属线为镀银铜金属线、镀锡铜金属线、裸铜金属线、镀银铜包钢金属线、镀银铜包铝金属线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内导体和地线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扁型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型多对高速率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为聚乙烯绝缘层、发泡聚乙烯绝缘层、聚丙烯绝缘层、发泡聚丙烯绝缘层、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发泡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发泡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微孔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可熔性聚四氟乙烯绝缘层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型多对高速率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为聚乙烯绝缘层、发泡聚乙烯绝缘层、聚丙烯绝缘层、发泡聚丙烯绝缘层、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发泡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发泡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微孔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可熔性聚四氟乙烯绝缘层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型多对高速率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为热熔自粘铝箔层、热熔自粘铜箔层、热熔自粘镀银铜箔层、铝箔层、铜箔层、镀银铜箔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屏蔽层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型多对高速率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被层为塑料麦拉带内被层、聚乙烯内被层、聚四氟乙烯内被层、聚全氟乙丙烯内被层、聚烯烃内被层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4237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根数据线集合成型装置
- 下一篇:输送结构和椰棕制品生产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