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抗震柔性管道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40999.X | 申请日: | 2021-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11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硕;宋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格威(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11/08 | 分类号: | F16L11/08;F16L11/12;F16L33/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乐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85 | 代理人: | 苏杰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抗震 柔性 管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抗震柔性管道,包括内胶层,所述内胶层的外侧固定套接有补强层,所述补强层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外胶层,所述外胶层的外侧套接有高强金属网套,所述内胶层、补强层、外胶层和高强金属网套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法兰盘。该柔性管道,通过设备的整体结构,能够在建筑中极易产生地震位移的管道系统进行的技术改进,即满足了柔性管道在建筑减隔震及机电工程抗震中的位移性能要求,又兼顾了拉伸强度、耐压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抗震柔性管道。
背景技术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e而在建筑中极易产生地震位移的管道,管道的使用会在地震中产生位移,普通的管道在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耐压性能、压力膨胀率等方面有着先天的不足,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抗震柔性管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抗震柔性管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抗震柔性管道,包括内胶层,所述内胶层的外侧固定套接有补强层,所述补强层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外胶层,所述外胶层的外侧套接有高强金属网套,所述内胶层、补强层、外胶层和高强金属网套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法兰盘。
优选的,所述法兰盘的外侧呈环形阵列开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高强金属网套采用高耐腐不锈钢丝套。
优选的,所述补强层采用长纤聚酯胎材料层。
优选的,所述外胶层采用改性氯化聚氯乙烯材质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柔性管道,通过设备的整体结构,能够在建筑中极易产生地震位移的管道系统进行的技术改进,即满足了柔性管道在建筑减隔震及机电工程抗震中的位移性能要求,又兼顾了拉伸强度、耐压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中:1内胶层、2补强层、3法兰盘、4外胶层、5高强金属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格威(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柏格威(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409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稳定的电力设备监测器
- 下一篇:一种靠背固定支架加工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