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显微镜的可拆卸防护面屏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39505.6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5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潘滔;鲁兆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61B1/227;G02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董琳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显微镜 可拆卸 防护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显微镜的可拆卸防护面屏,该可拆卸防护面屏包括面屏主体和垫圈;所述面屏主体上开设有两个圆孔,所述垫圈的外径与所述圆孔的内径紧密贴合;所述垫圈为显微镜目镜垫,所述显微镜目镜垫与显微镜目镜可拆卸的贴合。该防护面屏在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物理隔离的同时不干扰显微镜的正常使用和观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显微镜的可拆卸防护面屏。
背景技术
防护面屏主要是用来保护工作人员面部和颈部免受飞沫喷溅的风险。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医用防护面屏的重要性得以体现。现有的医用防护面屏适用于常规检查和操作,对于一些专业检查和操作来说,常常需要在佩戴防护面屏的同时用到显微镜来进行观察,例如耳科的专业检查。
在使用现有的医用防护面屏观察操作显微镜时,由于眼睛距离显微镜目镜的距离被动的增加,且易受到防护面屏反光或折射的影响,会导致观察效果不好,容易影响疾病判断和操作准确性。而如果不戴防护面屏直接进行耳显微镜检查,又要冒着被飞沫喷溅的风险。在耳鼻喉科门急诊中,经常进行耳、鼻、咽喉等呼吸道检查,是容易出现气道飞沫喷溅的高危区域。并且,耳科手术常常要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包括用骨钻磨骨,术中会有大量骨粉和冲洗液向面部喷溅。现有的医用防护面屏和耳显微镜检查不适配的情况,为耳鼻喉科医生门诊诊疗和显微镜下手术造成很大不便和安全隐患。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适配于显微镜的医用防护面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配于显微镜的医用防护面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显微镜的可拆卸防护面屏,该可拆卸防护面屏包括面屏主体和垫圈;所述面屏主体上开设有两个圆孔,所述垫圈的外径与所述圆孔的内径紧密贴合;所述垫圈为显微镜目镜垫,所述显微镜目镜垫与显微镜目镜可拆卸的贴合。
可选地,所述圆孔的中心间距为5.8-7.0cm。
可选地,所述面屏主体为可弯曲的透明板。
可选地,所述面屏主体预弯呈弧形。
可选地,所述面屏主体为薄片状的透明树脂。
可选地,所述垫圈具有弹性。
可选地,所述垫圈为可压缩的泡沫或海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的防护面屏不干扰显微镜的正常使用和观察,又能有效的在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物理隔离。从而可以解决耳鼻喉科医生在门诊进行耳显微镜检查和操作,以及可以有效解决在进行显微镜下手术时不能很好的防护或者不能很好的观察的问题。本公开的防护面屏即可以应用于耳鼻喉科门诊的耳显微镜,也可以用于耳科手术显微镜的主镜和助手镜,使用范围广泛。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的医用防护面屏的主视图;
图2是本公开的医用防护面屏目镜平面横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面屏主体
2、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95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电子关节软镜组件
- 下一篇:具有微距摄像头的电子关节软镜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