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37908.7 | 申请日: | 2021-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9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斌;程伟;李士芹;吴兴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泰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B01D47/06;G01N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工程施工 监测 式围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围挡板体顶面两端的第一、二圆柱壳体侧壁分别连接有第一、二进水管,顶面分别设有第一、二竖管,第二进水管上设有进水电磁阀,第一、二竖管内侧之间连接有横管,第一竖管的中部装有竖管电磁阀,横管壁体位于中间喷缝前、后侧分别沿轴向设有辅助喷缝,横管对应第二竖管的一端设置端板的中心设有圆孔,圆板外侧面设有与圆孔套接的凸柱,弧面板条端面垂直固定连接于圆板内侧面顶端的前、后侧,弧面板条上设有条形缝,第一竖管外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顶部粉尘检测模块和底部粉尘检测模块;解决了建筑围挡上的喷雾装置难以自动精确调整喷雾范围和喷雾水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各种建筑工地遍布城市,为了将施工现场与外界隔离,防止行人误入工地造成的安全隐患,需要在工地周围设置围挡。
在建筑工地,为了防止建筑活动产生的粉尘向外围空间扩散,一般在围挡的顶部设置喷雾头,以达到降尘的效果。但是对于喷雾头的开启和关闭一般仅通过闸阀控制,难以根据产生的粉尘量调整喷雾范围和喷雾水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解决目前建筑围挡上的喷雾装置难以自动精确调整喷雾范围和喷雾水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包括围挡板体,所述围挡板体顶面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壳体和第二圆柱壳体,所述第一圆柱壳体的侧壁连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圆柱壳体的侧壁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电磁阀,所述第一圆柱壳体和第二圆柱壳体的顶面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所述第一竖管与所述第二竖管内侧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分别垂直连接有横管,所述第一竖管的中部安装有竖管电磁阀,所述横管的顶端沿轴向均匀分布有中间喷缝,所述横管壁体位于所述中间喷缝前侧和后侧的位置分别沿轴向均匀开设有辅助喷缝,所述横管内分别沿水平方向滑动套接有内部调节机构,所述内部调节机构包括圆板和弧面板条,所述横管对应所述第二竖管的一端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的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圆板的外侧面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圆孔套接的凸柱,所述弧面板条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圆板内侧面顶端的前侧和后侧,所述弧面板条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辅助喷缝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的条形缝,所述第一竖管外侧的顶部设置有顶部粉尘检测模块,所述第一竖管外侧的底部设置有底部粉尘检测模块。
优选的,所述弧面板条的另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有环体,所述环体与所述横管的内腔沿水平方向滑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弧面板条的外径等于所述横管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第二竖管内侧壁对应所述圆孔的位置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凸柱的外端面之间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横管内腔靠近所述圆板里侧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围挡的顶部设置有顶部粉尘检测模块和底部粉尘检测模块,并能够通过粉尘检测情况灵活调整横管上喷缝的喷射范围及喷雾水量,从而大大节约了降尘消耗的水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横管内部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泰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恒泰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7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工程环境安全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专用倾斜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