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防护组件的电木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36710.7 | 申请日: | 2021-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9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利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蜂鸟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2 | 分类号: | H01F27/32;H01F27/29;H01F2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防护 组件 电木 骨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防护组件的电木骨架,包括电木骨架主体,所述电木骨架主体的下表面两端均一体式成型有防护板,所述电木骨架主体的两端均通过胶液粘合固定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内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固定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一体式成型有滑头;通过在电木骨架主体的两侧设计固定框架和在固定框架的内部设计支撑板,可以直接通过弹簧在滑杆的外表面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将滑头在滑杆的外表面滑动,使得支撑板遮挡于引脚,手握紧压螺纹杆将手轮紧压在支撑板的端部进行固定,此时在放置时通过支撑板接触于放置面稳定放置,并在运输时通过支撑板防护,在受到挤压时不易造成引脚变形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木骨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防护组件的电木骨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木骨架是变压器的主体结构组成部分,变压器在当今社会被广泛的使用,对应的主体也必不可少,所以骨架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电木骨架在使用时时具有防护结构,在使用时达到一定的安全使用性;现有的电木骨架在不使用进行运输或放置时直接通过引脚接触于放置,易造成引脚变形损坏,同时引脚通过锡焊接安装,在使用损毁时不便于拆卸更换,影响使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防护组件的电木骨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防护组件的电木骨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电木骨架在不使用进行运输或放置时直接通过引脚接触于放置,易造成引脚变形损坏,影响使用,同时引脚通过锡焊接安装,在使用损毁时不便于拆卸更换,影响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防护组件的电木骨架,包括电木骨架主体,所述电木骨架主体的下表面两端均一体式成型有防护板,所述电木骨架主体的两端均通过胶液粘合固定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内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固定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一体式成型有滑头,且所述滑杆贯穿于所述滑头的内部,所述滑头的端部位于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合有弹簧,所述防护板的内部旋合连接有紧压螺纹杆,所述紧压螺纹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手轮。
优选的,所述电木骨架主体的两端均一体式成型有内螺纹环,所述内螺纹环的内部旋合连接有螺纹头,所述螺纹头的端部一体式成型有引脚。
优选的,所述内螺纹环与所述螺纹头均为环形结构,且所述螺纹头的端部嵌入所述内螺纹环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引脚为环形结构,且所述引脚与所述电木骨架主体通过所述螺纹头与所述内螺纹环旋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滑杆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滑头弹性连接,且所述滑头与所述滑杆的外表面相对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防护板通过所述手轮与所述紧压螺纹杆紧压连接,且所述紧压螺纹杆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板的端部相紧压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电木骨架主体的两侧设计固定框架和在固定框架的内部设计支撑板,可以直接通过弹簧在滑杆的外表面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将滑头在滑杆的外表面滑动,使得支撑板遮挡于引脚,手握紧压螺纹杆将手轮紧压在支撑板的端部进行固定,此时在放置时通过支撑板接触于放置面稳定放置,并在运输时通过支撑板防护,在受到挤压时不易造成引脚变形损坏,便于防护,使得电木骨架主体便于放置和运输,解决了电木骨架在不使用进行运输或放置时直接通过引脚接触于放置,易造成引脚变形损坏的问题。
(2)通过在电木骨架主体的端部设计内螺纹环和在引脚的端部设计螺纹头,可以在使用时直接将螺纹头的端部嵌入内螺纹环的内部并个螺纹结构旋合连接将引脚固定安装使用,便于通过引脚安装使用,在长时间安装使用时造成引脚损坏可以同样操作将引脚拆卸更换即可,解决了引脚通过锡焊接安装,在使用损毁时不便于拆卸更换,影响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蜂鸟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蜂鸟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67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