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公路桥梁用安全护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35942.0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0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萍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E01F15/14;E01F9/608;E01F9/619;E01F9/669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277300 山东省枣庄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公路 桥梁 安全 护栏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公路桥梁用安全护栏结构,包括支杆和插板,所述支杆的下方设置有底座,且支杆的外壁两侧设置有栏杆,所述支杆的前方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左端前方设置有第一护栏,所述第一护栏的右方设置有第二护栏,且第一护栏的右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护栏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块,且第一护栏的前方设置有缓冲板。该新型公路桥梁用安全护栏结构设置有缓冲板,当缓冲板遭受车辆的高强度的冲撞后,缓冲板同时会出现位移的现象,缓冲板带动支柱,支柱对第一护栏挤压,使得第一护栏的上端出现变形,此时橡胶块出现位移,将冲撞力尽量向第一护栏的右端释放,随后大量的冲撞力转移至坚固的支杆上,降低第一护栏的损坏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护栏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公路桥梁用安全护栏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公路桥梁防撞护栏是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我国高速公路是从8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是高速公路重要维护和安全保障设施,可以防止失控车辆越出道路,具有使车辆不能突破、下穿、翻越以及美化道路建筑的功能。
市场上的公路桥梁用护栏的缓冲性能较差,在受到车辆撞击时,容易发生损坏,且目前公路桥梁用护栏的防护组件损坏后,不易进行更换,从而导致维修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公路桥梁用安全护栏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公路桥梁用安全护栏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公路桥梁用护栏的缓冲性能较差,在受到车辆撞击时,容易发生损坏,目前公路桥梁用护栏的防护组件损坏后,不易进行更换,从而导致维修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公路桥梁用安全护栏结构,包括支杆和插板,所述支杆的下方设置有底座,且支杆的外壁两侧设置有栏杆,所述支杆的前方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左端前方设置有第一护栏,所述第一护栏的右方设置有第二护栏,且第一护栏的右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护栏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块,且第一护栏的前方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内部设置有支柱,且支柱的外部设置有弹簧,所述插板设置于第二护栏的左端,所述缓冲板的外表面右端设置有卡口,且卡口的内部设置有反光板,所述缓冲板的外表面设置有细沙,且缓冲板的右端内部设置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一护栏通过螺栓与支杆构成可拆卸结构,且支杆与底座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栏杆与支杆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支杆与固定板之间为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护栏通过插板与第一护栏构成卡合结构,且第二护栏与第一护栏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护栏的内部内壁与橡胶块的外部外壁之间相互贴合,且橡胶块均匀的分布于第一护栏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通过弹簧与第一护栏构成弹性结构,且第一护栏与支柱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光板通过卡口与缓冲板构成卡扣结构,且反光板与卡口之间尺寸相互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公路桥梁用安全护栏结构设置有第一护栏,第一护栏的内部内壁与橡胶块的外部外壁之间相互贴合,当缓冲板遭受车辆的高强度的冲撞后,冲撞力传递至弹簧,缓冲板同时会出现位移的现象,缓冲板的下表面与支柱的上表面之间相互贴合,缓冲板带动支柱,支柱对第一护栏挤压,使得第一护栏的上端出现变形,此时橡胶块出现位移,将冲撞力尽量向第一护栏的右端释放,随后大量的冲撞力转移至坚固的支杆上,降低第一护栏的损坏率。
缓冲板通过弹簧与第一护栏构成弹性结构,支柱的上表面与缓冲板的下表面之间相互贴合,当缓冲板遭受车辆强度较轻的冲撞后,冲撞力传递至弹簧,支柱对弹簧起到稳定作用,避免弹簧出现位移,随后弹簧吸收汽车的冲撞力,再传递至第一护栏,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维修人员只需更换或维修缓冲板即可,减少维修维护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萍,未经杨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5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