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瓦楞纸生产线的冷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31561.5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2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罗伟彬;韦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联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F1/20 | 分类号: | B31F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树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5 | 代理人: | 应勤兵 |
地址: | 528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瓦楞纸 生产线 冷却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瓦楞纸生产线的冷却机构,包括纸张输送棍,纸张输送棍呈中空状结构,纸张输送棍的两端分别构成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导通连接有输入冷却管道,输入冷却管道的另一端导通连接有冷却液储存器,输出端导通连接有回流管道,回流管道导通连接冷却液储存器。将纸张输送棍调整成中空状结构,既不影响其输送纸张的功能,又能够为冷却液提供输送路径,有效降低纸张输送棍的热度,避免因纸张输送棍的热胀冷缩产生变形量,纸张输送棍的外径稳定,从而保证了瓦楞纸的上浆厚度可控,进而使得面纸与芯纸所需的粘合时间固定,二者粘结牢固度稳定,使得整个瓦楞纸的生产质量稳定可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楞纸生产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瓦楞纸生产线的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参见图1所示,现有的瓦楞机包括设置在机架总成1上的上瓦楞辊6、下瓦楞辊3、上浆辊组2、压力辊11、面纸加热缸12和芯纸加热缸4,压力辊11、上浆辊组2和下瓦楞辊3顺序排布在上瓦楞辊6外周。芯纸20绕过芯纸加热缸4表面后,穿过上瓦楞辊6与下瓦楞辊3之间,芯纸20形成波浪形,然后,再穿过上浆辊组2与上瓦楞辊6之间,使得波浪形的芯纸表面粘上浆糊,最后,经压力辊11与上瓦楞辊6之间输出。面纸10绕过面纸加热缸12后,经压力辊11与上瓦楞辊6之间穿过、并与粘上浆糊的波浪形的芯纸表面一起粘和后形成见坑纸30输出。(201821148545.7 )
因为整个设备在运转的过程中,上瓦楞辊6、下瓦楞辊3、上浆辊组2、压力辊11自身均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由于芯纸20是先绕过芯纸加热缸4表面后,再穿过上瓦楞辊6与下瓦楞辊3之间,面纸10是先绕过面纸加热缸12后,在经压力辊11与上瓦楞辊6之间穿过的,芯纸20和面纸10也会携带一定的热量并分别传递到上瓦楞辊6、下瓦楞辊3、上浆辊组2、压力辊11上。这会使得上瓦楞辊6、下瓦楞辊3、上浆辊组2、压力辊11会存在一定因热胀冷缩产生的间隙变形量,从而使得瓦楞纸的上浆厚度不可控,面纸10与粘上浆糊的波浪形的芯纸20的所需粘合时间与牢固度存在不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瓦楞纸生产线的冷却机构,可以有效防止因纸张输送棍的热胀冷缩导致上浆厚度不可控、瓦楞纸质量不可控的问题。
一种瓦楞纸生产线的冷却机构,包括纸张输送棍,所述纸张输送棍呈中空状结构,纸张输送棍的两端分别构成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导通连接有输入冷却管道,输入冷却管道的另一端导通连接有冷却液储存器,输出端导通连接有回流管道,回流管道导通连接冷却液储存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纸张输送棍调整成中空状结构,既不影响其输送纸张的功能,又能够为冷却液提供输送路径,有效降低纸张输送棍的热度,避免因纸张输送棍的热胀冷缩产生变形量,纸张输送棍的外径稳定,从而保证了瓦楞纸的上浆厚度可控,进而使得面纸与芯纸所需的粘合时间固定,二者粘结牢固度稳定,使得整个瓦楞纸的生产质量稳定可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纸张输送棍包括均呈中空状结构设置的压辊、上浆棍、控桨棍,压辊的两端分别连接压辊输入冷却管道和压辊回流管道,上浆棍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浆棍输入冷却管道和上浆棍回流管道,控桨棍的两端分别连接控桨棍输入冷却管道和控桨棍回流管道,压辊输入冷却管道、上浆棍输入冷却管道、控桨棍输入冷却管道、压辊回流管道、上浆棍回流管道、控桨棍回流管道均导通连接冷却液储存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纸张输送棍都可以实现自身冷却,最大程度确保各个纸张输送棍的外径稳定性,使得上浆厚度绝对可控、瓦楞纸质量绝对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辊输入冷却管道、上浆棍输入冷却管道、控桨棍输入冷却管道与冷却液储存器之间导通连接有热交换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体在带走纸张输送棍的热量后,自身的热量会增加,再回到冷却液储存器,因为热交换器的存在,能够使得冷却液体在经过纸张输送棍都是保持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从而进一步确保各个纸张输送棍的外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联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联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15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粉立磨机的回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竹缠绕复合管修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