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30793.9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78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宗涛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7/28;A61M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刘强强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伤科 骨折 复位 打钉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包括第一咬合杆,所述第一咬合杆的一端固定螺纹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卡块,所述第一咬合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水囊,所述软管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喷水头,所述第一咬合杆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转轴。该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通过第一咬合杆、横杆、弧形卡块、转轴和复位弹簧之间的配合设置,操作人员使用该装置时,转动第一咬合杆通过转轴进行调节,使第一咬合杆的内壁固定在患者受伤的部位,通过复位弹簧将第一咬合杆进行复位,避免压力过重给患者带来不便,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伤科复位打钉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
背景技术
在骨伤科临床上,经常需要使用骨钉来协助固定骨骼位置,使骨折处复原进行自我修复的生长,目前在实践中采用的技术,一般是先在骨骼断裂的两处分别打入骨钉,再在骨钉上施加力量进行复位,这种技术在处理较细或硬度不够的骷髅时,容易破坏、损伤骨骼,不利于病人的康复,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现有的一种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结构比较简单,在操作人员使用时,不能方便快捷的将患者的伤患处进行固定卡接,可能错过最佳的救助时间,不能将患者伤患处进行清洗,可能会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降低该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包括第一咬合杆,所述第一咬合杆的一端固定螺纹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卡块,所述第一咬合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水囊,所述软管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喷水头,所述第一咬合杆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一咬合杆的正面通过卡块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可选的,所述第一咬合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囊。
可选的,所述握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撞柱,所述防撞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垫。
可选的,所述弧形卡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医用防滑垫,所述弧形卡块的外表面设置有丝杠孔。
可选的,所述水囊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可选的,所述转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咬合杆,所述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通过第一咬合杆、横杆、弧形卡块、转轴和复位弹簧之间的配合设置,操作人员使用该装置时,转动第一咬合杆通过转轴进行调节,使第一咬合杆的内壁固定在患者受伤的部位,通过复位弹簧将第一咬合杆进行复位,避免压力过重给患者带来不便,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该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通过软管、连接管、水囊和喷水头之间的配合设置,操作人员对按压水囊使水份通过连接管进入软管的内部,从喷水头对外进行喷出,将患者的伤口进行清洗,避免血液过多导致操作人员医疗失误的问题,从而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软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宗涛,未经马宗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07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固定件
- 下一篇:一种水电站拦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