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固定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30755.3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03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祺;王晨曦;夏军;吴启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二次 结构 构造 模板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固定件,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构造柱模板固定件会损坏墙砌体且对于不同的墙砌体不方便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每一组压紧装置包括一个或两个压板、两个套筒、两个轴套固定件和与压板数量相同的支杆,套筒与对拉螺杆螺纹连接,轴套固定件中部设有通孔且对拉螺杆穿过该通孔,轴套固定件的至少一侧设有一组压板和支杆,支杆的一端与压板的中部转动连接,压板一端和支杆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轴套固定件的一侧轴套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加固效果好,省去了墙砌体开孔及后期封堵的工艺流程,有效压缩施工工期,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固定件。
背景技术
二次结构普遍出现在各种民用建筑及公共建筑中,对二次结构构造柱进行模板加固则是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难题之一。传统施工工艺中除了普通平面墙体可以在构造柱中部设置对拉锚杆来进行模板加固外,丁字墙、十字墙及墙体转角处往往会采用在构造柱旁墙砌体上钻孔开洞的方式来放置对拉螺杆固定构造柱模板。这种方式本身固定效果较好,但是存在对墙砌体的损坏以及需要后期额外对孔洞部位进行修补的弊端,且对于不同的构造柱不方便调节,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固定件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固定件,以解决现有的构造柱模板固定件会损坏墙砌体且对于不同的墙砌体不方便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固定件,固定件包括若干组对拉件,每组对拉件包括一根对拉螺杆和两组压紧装置;每一组压紧装置包括一个或两个压板、两个套筒、两个轴套固定件和与压板数量相同的支杆,其中套筒中部设有螺纹孔且与对拉螺杆螺纹连接,每个套筒接近另一组压紧装置的一侧设有一个轴套固定件,轴套固定件中部设有通孔且对拉螺杆穿过该通孔,轴套固定件两侧分别固设有一个轴套,轴套固定件的至少一侧设有一组压板和支杆,支杆的一端与压板的中部转动连接,压板一端和支杆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轴套固定件的一侧轴套转动连接,支杆位于压板远离同组对拉件中另一组压紧装置的一侧。
优选的,构造柱周围连接有两面或更多墙砌体,每两面相邻墙砌体之间处固设有一组构造柱模板,构造柱模板的两贴墙面分别紧靠不同的墙砌体,对拉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一组构造柱模板,每一组构造柱模板处有至少一根对拉螺杆的一端穿过,同一组对拉件的两组压紧装置分别设置于对拉螺杆位于构造柱模板外的两端;每两面相邻墙砌体之间设有两组压板和支杆,且两个压板分别压紧构造柱模板的两贴墙面。
优选的,压板由三块钢板及一个压板轴套组成,钢板长度方向垂直于构造柱,三块钢板为钢板一、钢板二和钢板三,其中钢板一竖直设置,钢板二和钢板三垂直于竖直的钢板且分别与其上下两端焊接固定,压板轴套焊接于三块钢板的一端,压板轴套与轴套固定件一侧的轴套通过螺栓铰接。
优选的,轴套固定件的中部为方管状,其两侧的轴套分别与其焊接固定;套筒为圆形管状,方管状通孔截面最短边长小于套筒外径。
优选的,支杆的两端焊接有支杆轴套,钢板二和钢板三中部对应位置处开有连接孔,一端的支杆轴套与两个连接孔通过螺栓铰接,另一端的支杆轴套与轴套固定件一侧的轴套通过螺栓铰接。
优选的,支杆与压板连接一端的支杆轴套长度等于钢板二和钢板三的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型的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固定件,使用省时省力,在达到相同加固效果的同时,省去了墙砌体开孔及后期封堵的工艺流程,有效压缩施工工期。
2、该新型的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固定件,节约成本,省去相应工艺流程即意味着施工成本的减少,同时作为定型化构件,除螺杆在防水需求下可能会产生消耗外,只要材质本身具备抗锈蚀能力,就可以多次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07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系统的安全阀装置及转向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