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供电接触网应急除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30708.9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7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郝宝强;张永兵;张于峰;马俊杰;高金山;洪晓成;游敦兵;段勇哲;陈兆永;柴世潮;刘学军;张诚;严晓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宝强 |
主分类号: | H02G7/16 | 分类号: | H02G7/16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13 | 代理人: | 魏振柯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供电 接触 应急 除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供电接触网应急除冰装置,涉及铁路列车供电线路检修领域,本装置以两端设置有铲冰刃的直铲冰筒代替现有的板状铲刀,铲冰角度的调节操作更方便,此外由于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铲冰刃,易于铲除铲冰筒前、后侧的冰;直铲冰筒由下弧形铲冰板和上弧形铲冰板可拆卸连接而成,便于与接触线装配;整个装置的部分重量可选择性的支撑于接触线,除冰工作中更不易疲劳;暖热件能在一定程度升高直铲冰筒的温度,更利于除冰,此外,检修人员能从中取暖,戴上较薄的手套也不易冻伤手部;设置了保温隔热层,能大大减少暖热件的热量损失;拆下隔热密封盖便可将暖热件从直手柄筒中取出,或者将暖热件装入直手柄筒,装置组装过程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列车供电线路检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铁路供电接触网应急除冰装置。
背景技术
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受天气的影响,北方接触网常会结冰,接触线上的冰柱如果不及时清除,可能导致电压不稳定,列车取电不畅,隐患较大。检修人员在接到应急除冰任务时,就需立刻分成多组,轮番连续对接触线进行除冰作业。目前检修人员的手动应急除冰方式,一般是检修人员站在升降机上,通过手动的应急除冰工具将接触线上的冰柱铲除。目前常用的应急除冰工具,一般包括手柄以及与手柄连接的铲刀,现有的这种应急除冰工具存在以下缺陷:
1)铲刀为板状结构,检修人员需要在高处调节铲冰角度极为不便;
2)应急除冰环境的温度往往很低,在这种环境下作业,若检修人员戴上过薄的手套,则手部极易冻伤,若戴上过厚的手套,则除冰操作非常不便,而且极易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铁路供电接触网应急除冰装置,其能够缓解上述问题。
为了缓解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路供电接触网应急除冰装置,包括:
直手柄筒,一端封闭,另一端为作为热件装配口的开口,并设置有隔热密封盖;
暖热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直手柄筒内;
直铲冰筒,用于套于接触线,其两端均加工为外倒角结构,所述外倒角部位作为铲冰刃,用于铲除接触线上的冰,所述直铲冰筒与所述直手柄筒垂直;
传热块,布置于所述直手柄筒的中间部位;
所述直铲冰筒由下弧形铲冰板和上弧形铲冰板可拆卸连接而成,所述下弧形铲冰板的外弧面与所述传热块的顶凹弧面匹配焊接,所述传热块的底凹弧面与所述直手柄筒的外弧面匹配焊接;
所述直手柄筒的外筒面设置有两处分别位于所述直铲冰筒两侧的把持面;
所述传热块的非装配面,所述直手柄筒外筒面的非把持面和非装配面均包裹有保温隔热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暖热件为外径小于所述直手柄筒内径的圆柱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密封盖与所述暖热件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暖热件为以电池为电源的电加热器,或者为装有热水的筒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弧形铲冰板和上弧形铲冰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隔热层为软质塑料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以两端设置有铲冰刃的直铲冰筒代替现有的板状铲刀,检修人员只需在竖直方向上调整直铲冰筒相对于接触线的位置,便可实现铲冰角度的调节,操作更方便,此外由于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铲冰刃,因此既便于铲除靠前的冰,也便于铲除靠后的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宝强,未经郝宝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07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无线轮速传感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电气施工可烘干干燥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