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向系统的安全阀装置及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30487.5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4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沈梦景;刘聪;张宏伟;张博奇;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2D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王雪梅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系统 安全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系统的安全阀装置及转向系统,涉及车辆的底盘技术领域。所述安全阀装置包括:安全阀总成,包括阀座和阀芯总成,所述阀座内限定有高压腔和低压腔,所述高压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向泵和所述转向器连接,所述低压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向器和所述转向油壶连接,所述阀座内开设有连通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的第一通孔,所述阀芯总成嵌入在所述第一通孔中,且受控地根据所述高压腔的压力连通或封堵所述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阀装置可以减少转向泵和转向器局部温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底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向系统的安全阀装置及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转向系统在特殊工况或车轮在极限位置时,压力不断增大,而转向系统因为受到外界机械限制,无法对外做功,系统产生的能量最终全部转化成热能,导致系统发热,转向系统温度升高。
目前行业内为了控制转向系统压力,保证系统正常工作,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在转向泵内置安全阀,控制系统压力;2、在转向泵内置安全阀,在转向器上增加行程卸荷阀,控制系统压力;3、在转向器内置安全阀,在转向器上增加行程卸荷阀,控制系统压力;4、在转向泵和转向器内置安全阀,在转向器上增加行程卸荷阀,控制系统压力。但是现有的方法都会带来一些弊端。
转向泵内安全阀工作时,液压油在转向泵内循环,产生大量的热量,转向泵热容量小,导致转向泵温度急剧上升,容易引起转向泵橡胶密封件损坏,造成转向泵渗油,还容易引起转向泵早期磨损,容积效率降低,实际输出流量下降,导致转向沉重问题。
在转向器上增加行程卸荷阀,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最大转角转向时和转向泵卸荷时,转向泵的发热问题,但在其他特殊工况时,转向泵发热问题仍然存在。
把转向泵内安全阀的更改到转向器上,因转向器热容量大,进一步解决了转向系统发热问题,但是转向器局部发热问题仍然存在:安全阀工作时,转向器内部温度上升,容易引起转向器橡胶密封件的损坏,容易造成转向器渗油或内泄漏;安全阀故障时,如内泄漏、压力衰减、卡滞等问题,通常需要更换转向器总成,客户维修成本高。
在转向泵上增加安全阀,只是增加了一套过载压力安全保护,转向器局部发热问题仍然存在,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生产以及售后过程中,避免因转向泵、转向器状态过多,容易出现错误导致整个系统无安全阀问题;与此同时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因为系统中存在两个安全阀,售后对安全阀故障问题,难以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减少转向泵和转向器局部温升的安全阀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维修方便和成本低的安全阀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可以减少转向泵和转向器局部温升的安全阀装置的转向系统。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系统的安全阀装置,所述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油壶、转向泵和转向器,所述转向泵通过转向管路与所述转向油壶连接,所述安全阀装置包括:
安全阀总成,包括阀座和阀芯总成,所述阀座内限定有高压腔和低压腔,所述高压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向泵和所述转向器连接,所述低压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向器和所述转向油壶连接,所述阀座内开设有连通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的第一通孔,所述阀芯总成嵌入在所述第一通孔中,且受控地根据所述高压腔的压力连通或封堵所述第一通孔。
可选的,所述安全阀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架,与所述阀座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安全阀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0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材尾端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固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