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铅粉下料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30202.8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2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军;李世友;刘小锋;张仁银;孟刚;徐建刚;高国兴;邓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32 | 分类号: | B65G65/32;B65D88/66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铅粉 缓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铅酸蓄电池铅粉下料缓冲装置。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铅粉下料装置存在因铅粉称量时下粉速度不均匀而导致称重偏差大和铅粉易附着或残留在储粉仓筒壁上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铅粉输送管道、储粉筒和铅粉称重机构,所述储粉筒放置在铅粉称重机构上;所述铅粉输送管道水平设置,两端封闭,内装螺旋推进器,一侧上部设有进料管道,另一侧下部设有出料管道;所述储粉筒上设有振动装置;所述储粉筒的下方设有下粉斗。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称重时铅粉输送过程匀速缓慢、铅粉称重精确和在下料中可避免铅粉附着在筒壁或管道上的特点,主要用于铅酸蓄电池铅膏和制时铅粉称重及铅粉下料的精准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铅粉下料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铅酸蓄电池铅膏和制时需要提前称量铅粉重量,目前铅粉称重备料一般是采用刮板式输送结构或铅粉输送主管道直接连接储粉仓,这种方式的铅粉输送效率虽然较高,但铅粉称量很难达到精确控制的要求,此外,还有一些输送方式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比如输送管道安装位置倾斜等,造成铅粉称量时下粉速度不均匀、忽快忽慢,导致称量的铅粉重量偏差大。
在铅膏和制过程中,目前铅粉下料一般是采用阀门控制,但在铅粉下落过程中,经常有铅粉附着或残留在储粉仓筒壁上,当控制阀门打开时铅粉下落不彻底或下粉时间过长,造成实际加入合膏机的铅粉比设定值偏少。对于铅酸蓄电池,和膏生产过程铅膏一致性非常重要,铅膏质量影响极板物相组分及涂填质量,而极板是组成铅酸蓄电池的核心部件,极板质量最终影响电池性能,尤其是对于紧装配、贫液式的AGM启停电池而言,极板质量影响电池组装过程的极群装配压力及入槽,且影响电池化成的单格酸量、电解液密度、电压等,最终影响电池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铅粉下料缓冲装置,解决铅粉称量时重量偏差大、铅粉附着在设备筒壁残余导致的实际加粉量难于控制问题,实现和膏过程中铅粉称重及铅粉下料的精准控制,提高铅膏制造的质量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铅酸蓄电池铅粉下料缓冲装置,包括铅粉输送管道、储粉筒和铅粉称重机构,所述储粉筒放置在铅粉称重机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铅粉输送管道水平设置,两端封闭,内装螺旋推进器,一侧上部设有进料管道,另一侧下部设有出料管道;所述储粉筒上设有振动装置;所述储粉筒的下方设有下粉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振动装置为安装在储粉筒外壁上的振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振动装置为由气缸、橡胶锤和冲击块构成的外力撞击辅助装置;所述冲击块安装在储粉筒的外壁上;所述气缸安装在铅粉称重机构上;所述橡胶锤位于气缸与冲击块之间,并与气缸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振动装置为安装在储粉筒外壁上的振动电机和由气缸、橡胶锤和冲击块构成的外力撞击辅助装置;所述冲击块安装在储粉筒的外壁上;所述气缸安装在铅粉称重机构上;所述橡胶锤位于气缸与冲击块之间,并与气缸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铅粉称重机构包括称重秤角、称重传感器、称重固定座和支撑横梁;所述称重固定座沿着储粉筒中心轴均匀安装在支撑横梁上;所述称重固定座上对应安装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秤角对应安装在储粉筒的外壁上,放置在称重传感器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称重秤角、称重传感器和称重固定座个数相同,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螺旋推进器包括电机及减速机、传动轴和螺旋叶片;所述电机及减速机装于近进料管道的一端;所述螺旋叶片设置在传动轴上,装于铅粉输送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储粉筒为锥形;所述储粉筒上端口设有中心带孔形管道的储粉筒盖板,储粉筒盖板的孔形管道与铅粉输送管道的出料管道之间通过软连接和环形锁紧带连接;所述储粉筒的下端口设有开关型自动控制阀和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未经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02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虹膜开启的智能存管柜
- 下一篇:一种落料压盖一体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