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29469.5 | 申请日: | 2021-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3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白文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J7/00 | 分类号: | A61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袁辰亮 |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中医肿瘤 内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外侧分别螺纹连接有延伸至杯体上方的顶盖和延伸至杯体下方的底盖,所述杯体的内部设置有真空腔,所述杯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圆板,两个所述圆板之间活动连接有圆柱壳,所述杯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位于底盖内部的限位环,所述底盖的底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底盖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延伸至杯体内部的圆杆,所述圆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圆槽内部的直板。该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具备定量给药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中医肿瘤内科的便携式给药装置通常结构简单,不能进行定量给药,导致实用性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中医肿瘤内科在治疗时,需要口服中药配合治疗,需要用到给药装置,给药装置是医疗器械的一种。
现有技术中,用于中医肿瘤内科的便携式给药装置通常结构简单,不能进行定量给药,导致实用性低,故而提出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具备定量给药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中医肿瘤内科的便携式给药装置通常结构简单,不能进行定量给药,导致实用性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定量给药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外侧分别螺纹连接有延伸至杯体上方的顶盖和延伸至杯体下方的底盖,所述杯体的内部设置有真空腔,所述杯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圆板,两个所述圆板之间活动连接有圆柱壳,所述杯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位于底盖内部的限位环,所述底盖的底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底盖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延伸至杯体内部的圆杆,所述圆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圆槽内部的直板,所述限位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并位于杯体内部的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均与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两个所述圆板内部活动连接并一端贯穿滤板的竖杆,所述圆杆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限位槽内部的限位板,所述圆柱壳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圆板的顶部开设有穿孔。
优选的,所述顶盖和底盖的外侧均为粗糙面,所述顶盖的内腔顶壁与底盖的内腔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真空腔呈环形状,所述圆柱壳与杯体相适配。
优选的,两个所述圆板相对的一侧均与圆柱壳相贴合,所述圆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竖杆外侧套接的第一轴承。
优选的,所述圆杆的外侧套接有与底盖内部固定连接的第二轴承,所述滤板为不锈钢滤网,所述滤板的内部开设有位于竖杆外侧的圆孔。
优选的,所述通孔位于竖杆的左侧,所述竖杆位于两个所述穿孔之间。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中医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294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