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剂与溶剂双室预灌封即用型注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27018.8 | 申请日: | 2021-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2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岚铮;刘辉;李娜;关恒云;刘铭;陈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M5/19 | 分类号: | A61M5/19;A61M5/31;A61J1/2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 地址: | 25002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剂 溶剂 双室预灌封即用型 注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剂与溶剂双室预灌封即用型注射装置,包括粉剂针筒,粉剂针筒的端部设有针头,粉剂针筒插入有水剂针筒,水剂针筒能够沿粉剂针筒的轴线方向运动,水剂针筒插入粉剂针筒的端部固定有与粉剂针筒内筒面紧密贴合的第一胶塞,水剂针筒内部插入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端部固定有与水剂针筒内筒面紧密贴合的第二胶塞,第一推杆穿过有第二推杆,第一胶塞和第二胶塞均设有用于第二推杆穿过的开孔,且开孔的孔面能够与第二推杆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的注射装置耗时短,药物不易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剂与溶剂双室预灌封即用型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溶液型预灌封注射器主要由针管、推杆、橡胶活塞、注射针或锥头和护帽组成。制造商将活性或功能成分制备成溶液,然后直接装入注射器中按所需温度等保存条件保存。使用时,可直接去掉护帽,然后按照使用说明书直接进行注射、冲洗等操作,简单方便。注射器各部件需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与所包装溶液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即不影响溶液活性或功能成分的功能和稳定性;且杂质浸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比于同类产品早期的粉剂溶液分置,使用时溶解的应用模式,溶液型预灌封注射器具有以下优点:1、医护临床使用便捷安全:操作效率高,大幅节省时间;预置剂量,不易配错溶液剂量和易精准用液减少浪费;不存在配制过程,降低微生物污染机率;标识清晰,不易药物品类混淆,可减少潜在医疗事故的发生等;2、制造流程简化,将功能成分溶解后,灭菌,灌装到已灭菌预灌封注射器即可,合二为一,省去了制造商分别对粉末药剂和溶剂的包装。
虽然溶液型预灌封注射器有诸多优点,但前提是需要溶液中活性或功能的稳定。对于一些含有在溶液中不稳定成分的药物或制品,上述溶液型预灌封注射器尚无用武之地。对于该类药物或制品需要用较为传统的制造方式:即将药物或制品粉剂单独包装于西林瓶等容器中,将溶剂包装于另一容器中。使用时先用注射器将溶液抽出,然后加入到粉剂瓶中,混匀后再吸取。发明人发现,西林瓶封装的制品在使用时有以下几个缺点:1.医护人员操作耗时长,易污染,出错概率增大;2.针头穿刺橡胶垫后,特别是需两次穿刺粉剂和溶液包装时,易变钝或起毛刺,刺入人体时会增加痛感,且针头上可能带有橡胶成分,可能会导致敏感个体过敏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粉剂与溶剂双室预灌封即用型注射装置,操作耗时短,不易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剂与溶剂双室预灌封即用型注射装置,包括粉剂针筒,粉剂针筒的端部设有针头,粉剂针筒插入有水剂针筒,水剂针筒能够沿粉剂针筒的轴线方向运动,水剂针筒插入粉剂针筒的端部固定有与粉剂针筒内筒面紧密贴合的第一胶塞,水剂针筒内部插入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端部固定有与水剂针筒内筒面紧密贴合的第二胶塞,第一推杆穿过有第二推杆,第一胶塞和第二胶塞均设有用于第二推杆穿过的开孔,且开孔的孔面能够与第二推杆紧密贴合。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剂与溶剂双室预灌封即用型注射装置,包括粉剂针筒,粉剂针筒的端部设有针头,粉剂针筒插入有水剂针筒,水剂针筒能够沿粉剂针筒的轴线方向运动,水剂针筒插入粉剂针筒的端部固定有与粉剂针筒内筒面紧密贴合的第一胶塞,水剂针筒内部插入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端部固定有与水剂针筒内筒面紧密贴合的第二胶塞,所述第一胶塞设置有开孔,开孔处安装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胶塞包括密封部和连接部,所述密封部外周面与粉剂针筒的内筒面紧密贴合,所述连接部与水剂针筒端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部插入水剂针筒内部并与水剂针筒挤压固定或粘结固定。
进一步的,连接部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水剂针筒端部内筒面设置有多个卡环,所述卡环卡入卡槽中,连接部通过卡槽及卡环与水剂针筒卡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270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5G远程医疗电脑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天然气脱水塔用的回收装置





